【
仪表网 仪表企业】苏试试验正迎来一个历史小高潮。
3月17日,苏试试验发布2020年年报。年报显示,2020年的苏试试验营收突破11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突破亿元,其试验服务的营收规模超越试验设备。
三大突破性发展,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苏试试验尝到了转型的甜头。这种甜头体现在数字里,更体现在发展空间上,苏试试验正通过收购切入至集成电路检测赛道。
驶入集成电路封测赛道
3月17日,苏试试验一口气发了41个公告,涉及2020年年报、定增、未来三年(2021-2023年)股东回报规划、2020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等。
其中据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5亿元,同比增长50.34%;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1.23亿元,同比增长41.3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苏试试验的净利润超过亿元。
这一成绩放在高手如云的A股市场并不起眼,但放在试验设备及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一领域,已是非常不错的业绩。因为对比动辄千亿、万亿级的市场,苏试试验面对的虽然是一个容量百亿级的细分市场,但在这个赛道上,仍有很多外资公司掌握着话语权。
年报之外,定增是一个值得被关注的动作。公告显示,苏试试验拟募资6亿元用于实验室网络扩建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用于面向集成电路全产业链的可靠度验证与失效分析工程技术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资金达2.86亿元,接近拟募集资金的一半。
苏试试验切入集成电路检测赛道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7月与12月苏试试验分别成功收购重庆四达及上海宜特2家公司,将公司可靠性试验服务的检测范围向源头拓宽至集成电路领域。
从这系列动作中可以判断,苏试试验未来将集成电路检测视为今后发展中的一条核心赛道,以此实现产业链向前端、向高端推进。
随着国内集成电路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预测今年集成电路封测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超3530亿元。而封测指的就是集成电路的封装加测试,就价值贡献而言,测试环节占比约15%~20%。也就是说,这一环节的市场空间超过500亿元。
苏试试验也在定增公告中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企业放弃测试环节的产能扩充,而将其测试需求委托给第三方集成电路测试企业。
从苏试试验年报中披露的上海宜特业绩来看,这个市场正在迅速成长中。2020年,上海宜特的营收、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25.77%、106.24%,其服务国内集成电路领域客户首度突破1800家。
并购抬高天花板
苏试试验把2020年的成绩,归功于“双轮驱动,制造与服务深度融合”发展战略的实施。从苏试试验目前的状况来看,这短短13个字的发展战略,制定得还是比较务实与深厚的。
公司早期的主要产品包括各类振动试验设备及其他力学环境试验设备。而这一领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产品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业竞争水平的影响。苏试试验的毛利率一直维持在44%以上。不过国内高端的振动试验系统仍由国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集中在中低端电动振动试验系统领域。显然对于国内厂商而言,这是亟需弥补的短板,也是国产替代的空间所在。
中低端试验设备制造的天花板比较低,整个市场容量仅为百亿元左右,因此苏试试验从很早开始就选择了多条腿走路。一条腿延长产业链,一条腿扩大覆盖面。
但从资金角度而言,这类公司要走完这两步并不容易。
前几年,由于自建产品环境与可靠性实验室需要的资金及技术门槛较高,因此随着我国工业制造水平的日益发展,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市场面临试验能力供给的严重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制造业整体研发水平和工业产品性能可靠性的提升。尤其在大型设备及高精尖设备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服务上,目前国内数量有限的专业实验室无法提供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的试验服务能力。
从2006年起,苏试试验开始迈出了建设实验室的步伐。2015年,苏试试验成为力学与气候设备领域一家A股上市公司,在IPO之前,苏试试验仅在苏州、北京、广州建有实验室。这也怪不得苏试试验进度慢,因为在IPO以前,该公司2011年-2014年账上的货币资金从未超出9000万元,而建设一间实验室就要耗费2000万元左右的资金。
苏试试验上市后,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实验室建设步伐。如今它的实验室已分布在苏州、北京、广州、上海、成都、西安、武汉等地。
上述定增公告显示,定增后,苏试试验将重点推进苏州及北京实验室的扩建,扩充试验设备,进一步提升公司在集成电路材料分析、元器件故障失效分析、元器件可靠度验证分析及元器件性能测试等方面的试验服务能力与效率。
从公告中看,苏试试验也未放松试验设备方面的发展。因为符合市场需求的设备是提高试验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保障,试验设备研发与试验服务的融合发展是苏试试验的核心竞争力。
据悉,苏试试验产品在保持原有市场领域份额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在汽车领域的影响力,继占据主流汽车检测认证机构后,公司产品成功进入特斯拉北美研发中心及上海研发中心、北京奔驰汽车、上海汽车、长城汽车(601633)等主流主机厂家;顺利拿下多个商用卫星行业项目。
原文标题:苏试试验:细分领域内的“隐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