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首套国产化海气界面观测浮标走向深蓝

2020/12/23 17:33:52    24656
来源:山东科学院海仪所
摘要:通过此次在西太平洋的示范应用,将考验和提升国产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装备核心竞争力。
  【仪表网 仪表研发】由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及浙江大学共同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专项“海气界面观测浮标国产化技术研究”项目完成了海气界面观测浮标的全系统国产化技术研究,日前成功布放在西北太平洋5700米深海海域,实现了1000米级大深度温盐深流剖面观测,正式开启为期一年的深海示范运行。
 
  海洋观测传感器是海洋浮标的“感觉器官”,也是海洋浮标的核心和制约其性能的关键所在。由于我国在海洋基础传感与核心仪器领域的核心技术自给率较低,在部分关键核心技术上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因此历来被国外产品垄断,不仅消耗了国家数以亿计的资金,还面临频繁故障、售后服务不到位或零部件配套不齐全等问题,更有甚者,许多发达国家的传感器对我国实行禁运和封锁,严重制约了海洋产业的发展和科研项目的进展。
 
  基于此,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与其他项目参与单位经过多年攻关,突破了微弱信号检测、激光水汽探测、长距离声学通讯、大深度耦合传输等系列关键技术,经受了海洋环境适应性等考验,实现了风速风向仪、温湿度计、气压计、雨量计、长波辐射计、短波辐射计、水汽浓度分析仪、电磁海流计、表层温盐仪、波浪仪、温盐深流一体仪、声学释放器等一系列关键设备的全国产化替代,其中水汽浓度分析仪、电磁海流计、声学释放器等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
 
  浮标观测传感仪器的国产化,相当于海洋监测核心的观测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此次在西太平洋的示范应用,将考验和提升国产仪器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进一步提升我国海洋仪器装备核心竞争力,为海洋科学研究、海洋环境保护、海洋资源开发、海洋防灾减灾和海洋安全保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为经略海洋战略保驾护航!

全部评论

上一篇:科学家成功研发一种利用光来感应旋转的光纤传感器

下一篇:深圳先进院等在低剂量光声成像研究中取得进展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