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下游】近年来,民用无人机的快速普及带来了人们生产与生活的诸多便利,不管是航拍摄影、休闲娱乐还是农业植保、电力巡检……无人机在各场景应用的越来越多,帮助人们解决了不少问题。无人机也衍生出一些新问题,其中黑飞、扰航、伤人等事件的频频出现,便对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造成了重重挑战。
在众多问题之中,无人机偷拍往往很容易被大家忽视。因为无人机在空中偷拍具有很强隐蔽性,一般人不会去注意也很难去发现,但其实无人机偷拍所带来的危害丝毫不亚于黑飞扰航和坠机伤人。如果说,无人机扰航和伤人带来的是对人身健康和社会安全的破坏,那么无人机偷拍,则是对个人、集体甚至国家隐私的侵犯。
往小了来说,眼下不少用户在小区随意放飞无人机,或者一些狗仔用无人机跟踪拍摄,便严重侵犯了个人的隐私。再大一点,现实生活中也常出现一些球队赛前用无人机偷拍对手,获取对手战术、训练的情况,这便侵犯了集体的隐私。更大的层面,是一些用户偷拍军事基地或重要场所,这很容易对国家隐私安全带来威胁。
基于此,杜绝无人机黑飞、严防无人机偷拍至关重要且势在必行。那么,具体应该如何来做呢?智能制造网认为,可能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发力:
首先加强立法建设。
无人机偷拍盛行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法律法规的有力限制,因此很多用户才放飞自我、为所欲为。对于现实生活中不断出现的黑飞偷拍乱象,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无人机专门法律建设,筑起无人机制造、生产和应用各环节的法治围栏,把无人机真正管起来。另一方面也要加大法律管控的惩治力度,让法律效力真正生效。
其次加强监管创新也很重要。
有了法律做支撑,还需要监管来辅助。同时,监管也需要加入创新式的思维。例如监管可以进行多部门合作,监管可以发动群众力量,监管可以探索多样化手段等等。现阶段,我国已有的监管包括无人机飞行需提前报备等手段,对于“低小慢”无人机管理来说非常有效,未来我国还需将更多注意力放在空域管理和程序简化方面。
此外还需加强技术方面保障。
技术手段对于一隐私保护也非常可行,例如通过无人机干扰器等反无人机设备,能够很好地保护一定空间不受无人机干扰;或者通过各种监测技术,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并监管到相关无人机。总而言之,通过技术手段不仅能够及时发现无人机,同时还能极大避免无人机,未来对各种技术的不断突破增强,将有助于无人机更好应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