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无人机技术从哪些方面延伸了人的能力呢?

2020/8/17 15:27:19    13262
来源:与非网
摘要:如果说无人机还有下一场“全民追捧”的盛宴,那一定就是无人机快递、无人机配送的真正兴起。
  【仪表网 仪表下游】无人机市场本身一超多强的格局也已经多年未变。不谋求上市,不缺资金,更不主动融资的大疆稳坐无人机消费级市场头把交椅多年,成绩稳定到就连媒体话题都不好找。
 
  如果说无人机还有下一场“全民追捧”的盛宴,那一定就是无人机快递、无人机配送的真正兴起。但由于政策限制、运输成本、城市信号传输等问题的制约,这项《头号玩家》开头经典的“懒人福利”场景迟迟不能落地,那么自然也就不再引起吃瓜大众的关注。
 
  生活场景的意兴阑珊,可不代表无人机市场的寥落。据统计,无人机在行业级市场中,已经落地在农林植保、新闻媒体、安防、电力、地理勘测等数十个行业,上百种应用场景当中。
 
  2015 年之后,随着无人机消费级市场陷入红海竞争,众多无人机厂商也都将目光投向行业级细分市场。但在无人机行业市场上,目前还未出现赢家通吃的局面。随着无人机销量增速的放缓,无人机厂商也需要更多的合作伙伴和开发者,开拓更多的行业场景的应用,共同做大无人机的行业生态。
 
  从我们对无人机行业级应用的观察来看,基于细分场景的第三方无人机应用服务,仍然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但也存在着种种现实困难与问题,需要无人机行业从业者更有耐心地去面对和克服。
 
  场景细分,为无人机应用带来需求富矿
 
  “一切的技术都是人的延伸。”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如是说道。那么,无人机技术从哪些方面延伸了人的能力呢?
 
  首先是人的迁移运输能力的延伸。无人机早在军事领域发明,就是用于战场*弹的投递。而在民用无人机市场,主要的应用就是农业植保和物流运输。无人机植保适用于大范围、规模化种植的农田场景,通过地面遥控或者导航飞控,执行精细化喷洒作业,可以有效提升农药使用率,降低人力成本。而无人机物流,相较于大宗货物运输,更适合紧急场景下的快速、贵重的物品配送,比如某些救援场景的药品配送等。
 
  其次是人类视野的延伸。拥有上帝视野,一直是人类的梦想。随着航摄相机以及数字通信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正在广泛地应用于航拍、测绘、环境监测、巡检侦查、新闻报道、影视拍摄等众多场景当中。
 
  无人机航摄测绘,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时效性,能够处理各种复杂环境的航测或巡查任务,比如对高压电网的安全、地下矿道、茂密林区等高危场景的灵活巡查,既能实现高精度拍摄巡*,也能节省大量人力成本等。
 
  随着无人机飞控技术的成熟,数据处理能力的提升,以及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平台的融入,无人机正在越来越多的行业和复杂场景中得到应用,而这些细分行业场景的影像拍摄、传输以及分析,都需要相配套的软件应用服务。以高压电网巡查为例,高精度摄像机不仅能清晰拍摄线路影像,而且能精准定位和研判受损线路,协助专业人员快速发现安全隐患。
 
  但无人机这一单一的硬件工具,显然不能满足上述复杂的需求。像是农业、测绘方面的自动化,或者是配送、监测工作如何与后台系统链接。诸如此类的细分场景的行业需求,将催生众多第三方无人机软件应用服务的出现。
 
  数据升维,为商业模式建立技术壁垒
 
  我们可以想象,无人机产业的第三方应用,可以基于不同行业特点的业务需求以及数据模型,提供给行业客户能够快速获取数据、分析数据以及制定决策的数字平台。通过与垂直行业的深度结合,建立起稳定的产品定位和商业模式。
 
  但这种理想情况,实现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在无人机航测勘查市场,美国在早期已有多家创业公司进入,主要模式就是通过无人机进行航拍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用于建筑工地、矿业开采、能源管线以及一些保险公司的现场勘查,收入模式采取按项目需求预定服务或者整体服务协议来收取费用。
 
  其中典型的,是融资高达 1.18 亿美金的 Airware 公司。在占据市场先机、获得充足资本之后,Airware 并没有继续在软件服务层面进行研发,而是入局了硬件市场,终在硬件竞争的红海中败北。
 
  而一家出自美国硅谷的无人机创业公司 Skycatch,则没有重蹈 Airware 的“烧钱”陷阱。Skycatch 始终坚持了初的定位,基于对涉及行业场景的长期运营,建立起稳固的市场地位。
 
  Skycatch 初设想的商业模式主要为建筑、农业、太阳能以及矿产等行业在高空采集高清的图像和视频信息。这一商业模式的弊端在于,只能为客户提供航拍数据,帮助客户发现问题,但不能帮客户分析解决问题。
 
  为克服这一商业模式的缺陷, Skycatch 做了两方面的技术提升。其一是在无人机自动化控制系统上的优势,建立起较高的服务水准和进入门槛,让对手难以短期超越;其二是搭建自动化的数据采集和影像数据处理平台,开始为细分行业客户提供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分析工具。这又为 Skycatch 建立了专业护城河,也让客户没有动力去“越俎代庖”地自建系统。
 
  目前,Skycatch 在和日本小松公司的合作中,基于大疆无人机定制的 Skycatch Explore1,正在广泛应用于上万个建筑工地场景中。这些无人机可以实现高精度自动测绘、指挥智能化的挖掘、推铲车工作。此外,基于 Skycatch Edge1 RTK 基站,这些无人机能够识别可能存在的施工错误,可以进行工期预测,进而为施工方节省高额人力开支。
 
  从 Skycatch 的案例中,我们可以理解只有深度挖掘航测数据维度,建立具有专业行业属性的数据平台,提供能够满足行业客户全面需求的技术能力,第三方应用企业才有可能在无人机细分行业找到自己的市场立足点,也才会找到自己的价值之源。
 
  精耕细作,在行业生态中找到生存之基
 
  据一份统计数据,我国 2019 年民用无人机主要应用领域里,消费级占据 40.32%,行业级占据 59.68%,其中,农林植保为 25.81%,电力巡检 19.35%,jin用安防 8.06%,其他类型为 6.45%。预计到 2025 年,工业级无人机市场规模约 400 亿,其中农林植保约 200 亿,安防监控市场约为 150 亿,电力巡检等约为 50 亿。
 
  随着近几年无人机消费级市场销量减缓,无人机价格陷入红海竞争,依靠硬件销售的头部玩家也开始觊觎行业级服务市场。
 
  就拿植保市场这一相对成熟、规模又较大的市场来说,目前就已经被极飞和大疆两家无人机巨头分割殆尽,而这两家企业都既有软件布局又有硬件布局,几乎剥夺了其他小企业的所有机会。
 
  这对于那些依赖这些无人机巨头硬件的第三方服务商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这意味着一旦某个无人机细分市场成长起来的话,这些硬件巨头极有可能冲进来,通过其成本价格优势,搅乱行业的市场定价秩序。
 
  尽管这一隐患确实存在,但是多样化的行业场景需求以及精细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已然为众多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商留下了发展机会。
 
  精耕细作,成为我们对众多成功的无人机行业应用观察后的结论。
 
  首先,找准细分市场,做持续的战略投入,建立稳固成熟的商业服务模式。比如这些争夺植保市场的大厂,实际上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甚至深入新疆戈壁的严苛的农田环境,针对不同农作物的生长特点,展开持续近 2 年的现场试验,才累计下了前期的行业优势。
 
  其次,深度挖掘行业客户需求和行业数据特点,形成具有差异化优势的技术护城河。正如 Skycatch 在建筑工地测绘领域,已经建立起专业技术优势,成为其与小松、大疆合作研发专业无人机的可靠壁垒,从而赢得持续的行业红利和更大的市场规模。
 
  此外,第三方应用的持续的生态发展,需要得到来自国家法律、城市政策以及配套的行业标准、飞控人才培养机制等多方支持。比如,无人机应用落地城市的政策扶持,可以让无人机应用于城市交通、*管*法、城市规划等领域;在电力网线、能源管道、建筑工程、森林海洋等测绘等领域,制定相关的无人机行业应用规范,为无人机应用的安全性和质量结果提供可量化的标准保障。
 
  后,结合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这些第三方应用服务将出现质的提升。在无人机行业场景应用中,通过对智能芯片、智能摄像头以及分析算法的软硬件耦合,实现基于不同场景、不同功能的算法更新,从而让无人机可以执行自动识别、分析判断甚至自主决策等能力。
 
  更多的无人机行业服务场景将会出现。比如,搭载视觉识别技术,无人机可以起到目标人物的自动识别和追踪、违章违法事件判断和预警、飞机、轮船等安全隐患的自主检测等更为智能化的场景。
 
  随着越来越多的行业场景的出现,这些场景都将裂变为一个个“小而美”的细分市场,从而也会为那些能够“深耕细作”的第三方应用服务商留下市场机会。同时,这些第三方应用服务的专业化需求的增加,也会带来整个无人机硬件市场的扩大,才会形成一个良性的行业生态。
 

全部评论

上一篇:7月机器人行业新品一览

下一篇:意料之外的“对手”,无人机应用竟然还要防着它!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