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不足3%,我国植保无人机缘何普及难?
- 2020/6/19 17:04:58 16069
- 来源:智能制造网
【仪表网 仪表下游】如今,随着农村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质量不断下降、成本不断走高,农业自动化、无人化、智能化需求正在不断释放,且越来越迫切。在此背景下,植保无人机开始日渐成为一颗冉冉升级的产业新星,受到来自政府、行业以及农户的多方关注。
采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植保,由于其体型较小、操作灵活,可以适用于多种地形地块之中,不仅能够将农业人员从传统辛苦劳作中解放出来,同时其所具有的高效、便捷、精准、环保、廉价等显著优势,也能创造出拥有广阔前景的巨大潜力市场。
据极飞曾经的测算,我国拥有20亿亩的耕地,无人机的年均作业在8000亩左右,如果按平均每亩每年作业4次来算,只要渗透率达到50%,未来我国植保无人机数量就将达到50万以上,然后每架单价按30-50万算,整机市场规模将上千亿。
但目前,截至2018年我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还只有3万架左右,离50万数字相距甚远。同时,无人机植保服务的渗透率仍然不足3%,与理想中的50%也差的很多。这导致植保无人机发展呈现出叫好不叫座的状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过于大。
那么,为啥我国植保无人机叫好不叫座呢?为何市场渗透率如此的低难以普及呢?笔者认为,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其一,是我国耕地较为分散,农业规模化程度太低。一般来说,植保无人机进行大面积作业时效率、价值和优势更明显,但我国现实是农户以散户为主,他们拥有的土地不多,且四处分散,无法让无人机发挥出规模化作业的优势,因此应用受限。
其二,是农户对无人机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无人机作为一种是新事物,对于农户来说是陌生的存在。他们对于新事物习惯持怀疑和观望态度,尤其一旦这个新事物在应用中还出现问题,态度更是会急转直下。所以,无人机走进农户心里较难。
其三,是行业人才配套还无法跟上。植保无人机的背后,需要既懂农业又懂无人机的符合型专业人才作支撑。但目前,一方面农业人员就短缺,另一方面无人机飞手缺口也比较大,要想短期内满足行业人才需求比较困难,无人机也就很难被普及。
其四,是相关技术和行业标准尚不完善。普通无人机在应用时,就面临扰航、隐私窃取、违法应用等诸多问题,需要行业加强规范和监管。而在此基础上,植保无人机还需有统一的作业标准,才能保证应用安全、稳定和健康。可惜这些都未形成。
其五,是植保无人机的商用模式还不成熟。现在,植保无人机企业要么卖产品、要么卖服务,但价格都很高,一般农户根本承受不起。在该种商业模式下,企业想通过赚农户的钱盈利,殊不知农户本就没多少钱。所以,未来帮农户赚钱或才是正解。
其六,是植保无人机售后保障体系不健全。眼下无人机植保行业还在发展初期,与之配套的服务体系还没搭建。如果无人机植保想普及,就需要大多数农户学会操作无人机,甚至简单维修无人机,拥有配套的维修店。但这些暂时都是完全缺失的。
综上所述,虽然植保无人机在我国具有广泛应用价值和良好发展空间,但六方面的现实问题也成为了其普及、壮大和成熟商用的“拦路虎”。未来,我国还需从六方面有针对性的解决难题,探索出路,才能让植保无人机发展走上理想之路。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