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中子技术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召开
- 2019/11/26 9:01:30 21138
- 来源:东莞分部
【仪表网 仪表会议】11月23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分部主办的极化中子技术研讨会在广东东莞召开。此次会议是在我国举办的极化中子领域的会议,也是“2019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举办的重要活动之一。来自近10个国家的20余名极化中子领域的专家,围绕极化中子的发展、科学研究与工业应用、以及前沿技术三大主题开展了学术交流与科技研讨。本次研讨会持续四天,将于11月26日结束。
“极化中子”:助力复杂磁性、高温超导等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致开幕辞。他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在材料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等诸多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未来将对我国探索前沿科学问题、攻克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据中国散裂中子源极化中子中心负责人童欣介绍,极化中子的应用是未来中国散裂中子源应用的重要领域之一。极化中子散射是能无差别分离磁散射和核散射的技术,是研究复杂磁性、高温超导等的强有力手段;极化中子技术衍生的自旋标定技术,可以显著提升中子散射的测量范围和测量分辨率;另外,极化中子对于基础物理研究、粒子物理和天文物理学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中国散裂中子源已建和规划的20条谱仪中,超过半数将规划具备极化中子功能,促进极化中子技术相关应用的开展。
此次研讨会为国内外极化中子领域专家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向国内外专家展示了中国散裂中子源的科研实力和东莞的科研创新环境。研讨会从极化中子的概念与发展、应用与实验展开,涵盖了磁各向异性研究、自旋动力学、自旋回波和量子凝聚态材料等多个热门研究领域。专家们对在各国中子源使用极化中子技术开展和计划的实验进行了的研讨,并展望中国极化中子的未来发展。
散裂中子源:“筑巢引凤”打造人才高地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是“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十二大科学装置,是我国首台、全世界第四台脉冲型散裂中子源。据东莞分部副主任梁天骄介绍,装置自去年投入正式运行以来,其围绕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取得了多项成果,包括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结构、高强合金、金属玻璃、磁性薄膜、聚合物、芯片中子单粒子效应等。2019年九月,中国散裂中子源用一年的时间,在保证装置稳定运行的同时,将束流功率从20千瓦稳步提升到80千瓦,使得装置整体性能迈上一个新台阶。
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建成,填补了国内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它“筑巢引凤”,打造了一块高科技人才聚集的高地。高能所副所长陈延伟介绍,东莞分部有一支近400人的工程和科研团队,其中既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和生,以及一批有着丰富大科学装置建设与开放运行经验和长期从事科学研究的专家,还有像童欣这样从海外留学、工作归来,立志投身祖国科技事业发展,并在某个领域颇有建树的学科人才。此外,中国散裂中子源也一直积极引进海外科学家前来工作。
作为一个高度开放共享的用户实验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从事中子散射研究科学家们追捧的“香饽饽”。据悉,该装置正在进行的第三轮开放运行,收到常规课题申请164项,通过57项,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中国散裂中子源每天24小时运行,吸引和集聚大批的科学家开展科学研究。目前,在中国散裂中子源上已开展实验的科研团队共有166个,云集了英国剑桥大学、香港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各大研究所等颇具影响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并产出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国散裂中子源每年还举办各类国内学术会议,成为展示东莞乃至中国科技创新的重要窗口。
此外,东莞市还将依托中国散裂中子源,规划建设更多大科学装置,形成集群,例如与散裂中子源在物质探测方面优势互补的南方先进光源项目。目前,南方先进光源研究测试平台项目已动工,未来两大科学装置将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提供强大的平台支撑。
附:
极化中子技术研讨会专家所在机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欧洲散裂源中心(ESS)、澳大利亚核科学和技术组织(ANSTO)、法国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法国布里渊实验室(LLB)、瑞士保罗谢勒研究所(PSI)、日本质子加速器研究机构(J-PARC)、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Delft)、德国尤里希研究中心(JCNS)及其海因茨·梅尔·莱布尼茨研究分部、中山大学、广东以色列工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和中国台湾成功大学等机构。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