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仪表网 仪表下游】
机器视觉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经应用于产品检测方面了,到现在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而随着制造业由自动化向智能化迈进,机器人+机器视觉进行定位、识别、引导的风口也在不断显现。
但是在中国市场,长期的人口红利加上早期对产品质量把控的不严格并没有导致视觉检测的大批量应用,但是随着近几年人口红利的衰退和向制造强国的发展,自动化和智能化齐头并进,机器视觉在中国市场开始大范围应用。
GGII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市场机器视觉规模53.79亿元,同比增长27.95%,GGII预计,未来5年中国机器视觉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增速,在2023年达到16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2019-2023年年复合增长率为23.87%,空间巨大。
检测主要分为产品的外观检测和缺陷检测。外观检测是在测量的基础上进行,主要是对产品的长、宽、高等外形进行检测比对,主要以2D视觉为主,掺杂以3D视觉,对于产品来讲,这是必选项,而且和之前相比,更是从抽检变更到全检。
视觉龙总经理丁少华表示:“产品的全检是一个方面,对于一些精益求精的大厂家来讲,他们目前在每一道工序之后都在考虑加装视觉来进行检测,这种在线的实时检测更能保证良品率,减少损失。”
还有一种应用就是在无人的场景下的监视,例如CNC机床。“如何保证设备在无人情况下正常运作,出现问题可以随时发现,也可以称之为实时检测。”
“物品的表面有没有划伤,裂痕等,虽然肉眼看起来几乎没有差别,但是手感就会不一样,也是需要视觉来检测,例如轮胎的花纹纹理、深度,肉眼无法看到,就必须要靠机器视觉来进行检测。”这个市场很大,刚刚开始爆发。
国内检测市场足够大,场景丰富且有案例可循,所以在目前呈现出一种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状态。
但是长久以来,国外部分工业视觉制造商具备全产业链优势,其基本垄断了中市场,视觉算法软件主要有vision pro、halcon、mil、hexsight、evision、avl等;智能相机主要有康耐视、基恩士、microscan、邦纳等。
这些的机器视觉厂商,进入中国多年,业绩和市场占有率虽然也在不断递增,但也只是在国内少数的企业中应用,总体销售额还是无法和美国、欧洲,甚至日本相比。
从这个角度讲,外资品牌一直在培育市场,培养品牌。
而随着机器视觉在科创板的开闸上市,以天准科技、华兴源创等代表的国内机器视觉检测企业开始正式出现在大众视野里。从代理到自研,中国机器视觉厂家开始走出自己的道路。
国内厂家虽然可以直观的面对市场爆发,但是与外资相比品牌认知度还是有所差距。
除此之外,很多集成商也开始在其专注的垂直领域进行视觉布局,例如利元亨研发的外观缺陷全自动检测设备就运用了深度学习算法成功解决电芯外观缺陷的检测难题,检测涵盖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可检测出96种电芯外观缺陷。
随着利元亨在锂电池、汽车供应链等行业的不断深入,其机器视觉技术也将不断积累、发展。
与检测端不同,机器视觉配合机器臂进行无序抓取、配合AGV小车进行定位导航,还属于新鲜事物,受制于技术、成本、解决方案的限制,目前的市场虽然在不断提升,但是并没有大规模爆发。
用在AGV小车上进行定位、导航的机器视觉业内统称为VSLAM,例如马路创新就是VSLAM的专家,这种方案成本低、场景丰富但是容易受强光影响,所以很多的AGV企业都会选择将其与激光SLAM解决方案结合,例如海康、蓝芯科技、迦智科技等。
但是对于主攻机器视觉配合机器臂进行上下料、拆码垛等企业,则没有退路。随着轮市场浪潮的慢慢退散,分化已经开始出现,技术路线的变更并不难,面向的行业以及公司发展的分化更为关键。
如果将其比作一场绝地求生,轮“缩圈”已经开始,跑毒刻不容缓。
从2017年机器视觉开始风生水起,整个资本市场一片叫好,各种融资不断见报,但是在2019年,情况急转直下。整个资本市场缩水近三分之二,投资人的钱没有那么好拿,而自身还没有造血能力,如何正确的找准自身定位,发力主要矛盾点,就成了很多企业的当务之急。
以库柏特为例,之前其广泛涉猎的领域包括3C电子、汽车零部件、食品、物流、医疗、教学科研等。但是在付出大量人力物力之后,技术现场的突破能否带来可复制的大规模落地却始终是个问题,之后的他们裁掉了大量看起来不靠谱的业务,现在的库伯特在零售、医疗、食品、教育等方面都做的非常成功。
梅卡曼德则持续在汽车产业链、家电、3C、物流等领域耕耘。昨天刚刚成立三周年的他们今年已经宣布两轮重量级融资了,分别来自启明和英特尔,公司规模已经有130人,业务发展到日本、韩国、德国。
埃尔森今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入鞋底涂胶行业,阿丘科技从成立起就是aidi检测加定位、识别,随着时间发展,慢慢侧重于检测。灵西从一开始就将主要精力放在电商货品的拣选上,并主推价格可控的线扫摄像头。
梅卡曼德CEO邵天兰讲到:“视觉这个行业,关键的就是相机、算法、软件、应用经验这些,没什么花活和捷径,因为行业方向大家都能看得到,但是首先公司的核心技术和规模要积累起来,特别是在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公司即使不能拿到投资也要开拓出自己的优势行业,活下去才能面对下一轮竞争。”
轮毒圈肯定有企业会倒下,这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但是强者越强,同时大量外资品牌例如photo neo等等,还有大企业背景的例如海康,还有很多集成商也会选择和某些视觉企业合作,增强自己的产品竞争力。
机器视觉+机器人的模式目前都还处于成长期,相信轮缩圈之后会有一段时间的缓冲期,之后才是决赛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