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空气质量监测小微站成打赢“蓝天保卫战”“利器”

2019/7/25 10:57:09    32064
来源:仪表网
摘要:大气小微站的建设方式灵活,建设周期短,指向性强,洁净区域可少装,重污染区域则适当加密,以能够发现污染线索为原则。
  【仪表网 仪表产业】为了收集市区范围空气质量数据,山西太原市各地安装了693个大气监测微观站,让污染无处遁形;湖南长沙市建成162个空气质量微站,为全市科学治理大气污染提供“本地化”的监测数据和评估依据;湖南株洲市建成100个空气质量监测微站,城区空气质量好坏到乡镇一级……
 
  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2019年1—6月全国空气质量状况。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1%,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142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同比增加20个;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PM10浓度为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2%;臭氧浓度为143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二氧化硫浓度为1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3%;二氧化氮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一氧化碳浓度为1.5毫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1%。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依然严峻。
 
  当前,打赢“蓝天保卫战”正处于关键时期。向大气污染宣战,既要有决心,更要有战术、人员力量和“武器”等。现阶段,用于侦察大气污染来源的武器包括超级站、流动走航车、组分站、常规自动监测子站、固定或移动式小微站等,它们都能从不同尺度捕捉污染源信息,为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方向性指导。
 
  大气监测超级站的功能齐全,诊断结果全面,但建设成本高,点位数量少,可用作战略判断,但对制订战术的指导性不强;流动走航车可以看做是可移动的简易超级站,随时随地都可发挥作用,但也存在费用高、维护复杂等问题;组分站和常规监测站点数量有增加,但作为综合性受体,其监测半径依然过大,就锁定大气污染源而言,犹如大湖捞针,虽比大海捞针要容易些了,但仍带有很大的盲目性。
 
  大气污染来源复杂,而且处于动态变化中,要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就必须在锁定污染区域方面下功夫,再通过人工排查,找到排污者。在这方面,大气小微站大有可为。各种类型的大气小微站,要么固定在电线杆等构筑物上,要么安装在出租车顶,可实时反映局地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变化情况,起到指示作用,引导现场工作人员直奔可疑区域,不再漫无目的地巡查。
 
  大气小微站的建设方式灵活,建设周期短,指向性强,洁净区域可少装,重污染区域则适当加密,以能够发现污染线索为原则。对于监测指标的选取,也是问题导向,长期安全的NO2、SO2、CO等参数可不安装,从而降低单个站点的造价,在同样的预算下布局更多数量。毫无疑问,每个小微站监视的面积越小,相应地降低了现场排查工作量,提高了管理效率。
 
  大气小微站与超级站等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互补性质的。若干个小微站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常规监测点位覆盖的面积,也可以说小微站是细胞工程,支撑其它监测设施发挥更大作用。如今,小微站已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一把“利器”。
 
  (资料来源:生态环境部,华声在线,北极星环保网)

全部评论

上一篇:“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发”重点定向项目申报指南发布

下一篇:科学家发现文艺复兴时期沉船 勘探仪器助力深海考古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