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2018/12/25 9:35:08    15402
来源: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摘要:12月21日,由安徽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等通过了中国航天的在轨测试总结评审。
  【仪表仪表网 仪表研发】12月21日上午,由安徽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搭载在“高分五号”卫星上的核心载荷——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和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通过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环境卫星项目办组织的在轨测试总结评审。
 

 
  三台载荷于5月9日随“高分五号”卫星成功发射,并实现开机成像。其中,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已实现天底、石英漫反射板定标、铝漫反射板定标、灯像元检测等模式切换,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已完成天底、耀斑和定标模式切换,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成像仪(DPC)已实现海洋工作模式的切换。
 
  目前,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作为目前国内在轨紫外、可见波段光谱分辨率高的载荷,为我国获取了大气痕量气体二氧化氮等的分布状况,其分布特征与同类卫星OMI等结果一致。大气主要温室气体监测仪(GMI)获取的温室气体光谱数据和同类卫星GOSAT等观测结果一致。大气气溶胶多角度偏振探测仪(DPC)获取了多光谱、多角度偏振图像,成功反演了陆地、海洋上空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及云相态分类产品,是可在轨业务化运行的采用偏振技术手段探测气溶胶的卫星遥感器。
 
  11月,作为国内首台大气污染气体卫星遥感载荷,大气痕量气体差分吸收光谱仪(EMI)载荷参与了首届中国进口博览会环境空气质量保障工作,通过卫星遥感观测手段,准确获取污染物时空分布信息,为博览会空气质量保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评审中,测试组按照《高分五号卫星工程在轨测试细则》要求进行了六个多月在轨测试,确认三台载荷各项指标均满足或优于测试细则技术指标要求,开机工作以来性能稳定,回传数据具备大气相关产品的生产能力,获得用户一致好评。
 
  未来,三台大气探测载荷将快速地获取地球大气层敏感成分要素信息,提高我国污染气体、温室气体、颗粒物污染的卫星综合观测水平,在环境保护、监测、监管、应急、评价、规划等方面发挥作用。
 
  (原文标题:“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回传数据将支持生产大气相关产品)

全部评论

上一篇:等离子体所在低频谐波检测及抑制方面取得新进展

下一篇:渤海入海污染源解析与水质目标管控技术研究项目启动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