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网 仪表新品】11月27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三院35所发布了新型探地雷达“鹰眼-A”。这是我国全阵列式三维体制的探地雷达,标志着我国无损探地技术完成了从“二维”到“三维”的跨越。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地下空间安全问题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管线和路面已经或将老化。城市地下空间如同看不见的“暗网”,潜藏着路面塌陷、燃气管线泄露等危险。今年7月至10月底,国内共发生地下管线事故160余起、路面塌陷事故60多起,多起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鹰眼-A(Array)”依托军转民技术,能够快速、全面、地“透视”城市地下多材质市政管线、油气管线信息,以及城市道路空洞、疏松、富水等土体病害信息。可以实现地下6米内三维数据的采集与存储、厘米量级的探测间隔和毫米级大地坐标测量。
该项目负责人介绍,“鹰眼-A”真正实现了阵列式探测,其采用多发多收工作体制,多部发射机顺序发射超宽带电磁脉冲,多部接收机同步接收,结合阵列信号处理技术。与传统产品只能在运动方向形成测线相比,该产品在雷达运动过程中可同时形成平行和垂直于运动方向的多条测线,实现对地下三维信息的实时采集。
即便在要求为严苛的地下空间详查中,“鹰眼-A”相较于常见的由人工操作的单通道雷达,探测耗时可缩短80%;相较于车载拖曳的非阵列式探地雷达,探测耗时可缩短50%。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我国地质构造自动分类、识别领域的研究较少。航天35所作为领域较早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研究的研究所,借助专业优势,实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地质探测领域的应用,并已经在地下管线智能检测上获得突破。
“鹰眼-A”加载的人工智能处理系统,能够自主检测、识别并标记多类地下异常信息,完成地下管线、道路土体病害等信息的解释,并即时生成通用结果“报文”,可大大缩减人工数据分析工作量,提高数据解释效率和准确度。
(资料来源:科技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网)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