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屡禁不止 引发民众信任危机
- 2017/9/7 11:01:03 59326
- 来源:仪表网 作者:水北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环境监测可以说是环保事业的顶梁柱,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技术支撑以及对环境管理效能进行检验的尺标。只有真实、有效的数据才能帮助有关部门客观理性的分析环保形势,掌握环境状况,从而制定制定环境规划方案。
为了杜绝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环保部等有关部门也制定、出台了《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判定及处理办法》、《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等一些列法律法规,强调要采取规范的科学方法、严格的质控手段、严厉的惩戒措施,确保环境监测数据全面、准确、客观、真实。
但在利益的驱动下,层出不穷的环境监测数据造假事件仍在发生。“治霾神器”——雾炮车围着空气监测点转、在监测软件上修改数据、给空气质量监测仪器“戴口罩”……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这使得群众对环境监测数据信任程度越来越低,环境监测部门面临严重的信任危机。
那么,环境监测信任危机该如何破除?
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自然是首要任务。应当加大对于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惩罚力度,从严惩处,依法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同时,建立自上而下的统计垂直管理体系,并在考核方式、考核程序等方面充分保证其科学民主性,遏制“数字造假出政绩”现象。
同时,要加强公众的参与与监督,提高政府环境信息发布的性和公信力。建立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发布机制,构建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平台。重点区域应配备实时在线监测设备,如在线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等,实现24小时不间断并且快速、及时的记录数据,并通过监测数据网络直报等方式,实时发布监测信息,利用先进的仪器仪表从根本上杜绝数据造假的可能性。
此外,要确保每一台监测设备都正常运行,定期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巡检、抽查,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以及监测数据的有效性。
环境质量问题事关群众的切身利益,监测数据造假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仪器仪表企业作为环境监测的技术支撑,也应当肩负起社会责任,持之以恒地钻研时代、满足社会需求的新方法、新技术,这不仅能推动我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更能帮助企业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长远发展。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