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韧:我国核事故监测应急反应链已成熟
- 2017/2/22 8:43:54 12823
- 来源:央广网
韧副局长介绍,福岛核事故过去已将近六年,当时判定它一号机组到三号机组已经发生堆芯熔化,但是没有能够进行实际测量和观测。近通过传感摄像机,拍摄到二号机组反应堆的燃料熔融物已经融穿压力容器底部,进安全壳内。另外沿途部位剂量率有的高达530Sv/h,但这个高剂量点均在安全厂房以内,外部剂量率没有太大变化。
福岛核事故之前还是对人的生活有影响,福岛核电站周围15公里范围内现在还是一片萧条。另外它现在的主要问题是厂房内污水要进入到地下,产生地下水污染,也有可能排到海洋,造成海洋水污染。但是它现在安全厂房外的大气的剂量率基本是正常的。厂区以外的空气已经没有事了。
韧认为,福岛核事故从现在来看是可以避免的,首先福岛核电站建设当时对自然灾害,也就是海啸的情况考虑不周,它的防浪堤只有4到5米高,实际上海啸以后产生的海浪高达15到16米,所以海水进入了应急柴油机房,柴油机没有能够正常的起动发电,地震以后它起动发电了,但是海啸一来把它淹没了。如果我们把防浪堤设计到16米,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另外从核电技术来讲,福岛核事故的核电机组是建设较早的核电机组,从现在来看是比较落后的,现在的核电机组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有非能动系统,就是在发生核事故之后,能够自动用冷却水保证反应堆的冷却,这样就也可避免这种事故。另外现在安全标准也提高了。另外出现事故之后,福岛核电站也存在应急处置不当的问题,实际上当时当务之急要快速恢复供电,以及恢复冷却水对反应堆的冷却,就不会产生后来的氢爆,不会让这些放射性的物质释放到场外,所以我认为这种事故还是可以避免的。
出现事故后,当时福岛核电站应急处置不当,实际上当时当务之急要快速恢复供电和恢复冷却水对反应堆的冷却,就不会产生后来的氢爆,不会让放射性物质释放到场外,当时如果用海水冷却,反应堆就不能用了,如果用纯净水冷却,反应堆今后还是可以用的,他们为了保全反应堆,当时没有采取就近用海水冷却的方式,这种事故是可避免的。韧介绍:“当时供电恢复得慢,因为外电断了,地震以后柴油机已经在运转,后来海啸来了把柴油机厂房淹没,所以停电。停电后水供不上,实际上是处置不及时,应该快速恢复供电,把水路打通,恢复水路对它的循环冷却。”
据悉,我国之前也出现过地震等自然灾害,我国在处理像这样的事故时,是否有经验可寻?
对此,韧表示,我国核电一直保持安全运行,没有发生过核电事故,没有直接处理核电经验,但在汶川地震时,核设施也出现过类似险情,当时启动紧急抢险方案、启动应急预案,“当时电断了,冷却水池破裂,冷却水位下降,堆芯有裸露的可能性,后来我们迅速调应急柴油机,采取空运,恢复了供电,后来把水池修好,及时用冷却水,所以避免了事故的发生。如果在我国出现这种情况,我认为我们有能力应对,可以比处置福岛核事故好得多。”
韧表示,安全发展核电,会对人们的经济生活对带来积极、有利的影响,“首先核电是个的基荷能源,能够稳定供电,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清洁低碳的能源,不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不排放有害气体,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同时也不排放颗粒物浮尘。使用这样的能源对于保护环境、应对气侯变化、优化能源结构非常有利,今天北京又是严重雾霾天,就是我们化石能源用的太多,煤炭用的太多,如果有更多清洁能源,加大清洁能源的比重,我认为雾霾天可以减少。既能保证生产生活用上电,同时又能够对环境更好,可以保持青山绿水。”
韧介绍,十三五对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有要求,要从15%提高到20%,同时对有害气体的排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也要求降低10%到15%。这些要求就要求人们更多使用清洁能源,使用太阳能、风能、水能、核电,但在这些清洁能源里,核电是能够稳定供电的基荷能源,这是其他能源所不具备的。所以要实现十三五的确定的目标,还应大力发展核电,提高核电在整个电力供应中的比重。
韧表示,基荷能源相比其他能源可以不受环境影响,稳定提供,“因为太阳能白天发电,晚上不能。风能有风的时候能发电,没风时不能发电。水电在枯雨季节发电也受影响,但是核电不会受这些影响,它可以365天每天24小时都稳定供电,应该讲它是好的资源。”
(原标题:福岛核事故应急处置不当我国有能力应对类似情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