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厦门设立500亿投资基金 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
- 2016/11/9 15:40:14 13502
- 来源:厦门网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厦门把集成电路产业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不断孕育发展新动能。接下来,厦门还将构建产业全生态,打造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链。
舞动
在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主要承载地——厦门火炬高新区,一批相继落地:总投资62亿美元,与中国台湾集成电路巨头联华电子合资设立的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预计年底投产;不久前,紫光集团投资40亿元设立的厦门紫光科技园暨展锐大厦奠基,有望成为集成电路产业基地;三安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投资30亿元,主攻方向是研发、生产化合物半导体芯片……
“以厦门紫光科技园为平台,紫光集团将在厦门持续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投入。”紫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伟国说,紫光将在厦门设立多个具有世界水平的创新研发与产业基地,并牵头设立厦门国资紫光联合发展基金。
去年3月,由中国台湾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联芯集成电路制造项目开建,作为福建省大的12英寸晶圆项目,本月将试产,预计明年第二季可实现期满载产能2.5万片。
“厦门通过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企业,构筑大产业,直接推动厦门IC完成跨越式发展。”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数据显示,目前厦门集成电路产业已集聚70多家企业,引进联芯、三安、紫光科技园等和项目,去年产业规模56亿元,初步形成覆盖芯片研发设计、制造、封装、测试、装备与材料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厦门“芯”正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一大引擎。
创新市场
“应用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不仅能提高能源转换效率,还能加快反应速度,大幅缩小电路体积。”厦门三安集成电路公司副总经理杨健说。
瞄准市场,三安在国内建成6吋化合物半导体的量产线和代工线,实现对国内手机品牌的小规模供货,明年有望参与到一线市场的竞争中。
目前,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市场几乎由国外公司掌控,国内仅少数几家科研院所进行研发和少量生产。“三安集成电路生产线2014年10月开建,不到两年就在国内实现量产,初步具备竞争实力,有望打破这种垄断局面。”杨健说。
如今,三安集成电路6吋晶圆月产能已达4000片,全面达产后,月产能将达3万片,可占到砷化镓集成电路芯片25%的市场份额。
不只是三安,厦门还有一批集成电路企业走上创新发展之路。近日,依托高新区企业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有限公司组建的厦门市碳化硅半导体材料重点实验室,获评2016年厦门市重点实验室;厦门紫光展锐科技有限公司新研发生产的黑科技展讯SC9860SensorHub处理器,让手机能感知每一个手势、状态等,实现多种智能化功能……同时,厦门还涌现出优迅高速芯片、瀚天天成、弘信电子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
“集成电路产业将是提升厦门经济发展质量的必经路径之一,也是支撑厦门未来20—30年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构建产业生态
厦门70多家集成电路企业中,有35家入驻厦门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的资源共享机制,为厦门及周边地区的IC设计企业开发产品提供便捷的软硬件环境,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服务。
“具备良好的产业生态是厦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条件之一。”厦门火炬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说。
平台方面,厦门加快建设46平方公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等高新技术产业;资金方面,将设立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强与国开行等金融机构合作;人才方面,不但拥有清华海峡研究院等多家科研院所,还出台人才引进政策,与中科院合作共建,健全了人才培养体系。
“1块钱的芯片可带动50块钱的产业链。”赵伟国说,清华紫光集成电路产业园项目将为厦门打造新的千亿产业链奠定基础。项目带动30家以上集成电路企业及其核心业务落户,形成系统性的集成电路产业链和规模化的集成电路企业群。
此外,厦门火炬高新区将统筹全市资源,统一规划建设“一区一园一基地”集成电路产业空间载体,以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与测试、装备与材料等为重点发展方向,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吸引大型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产业和社会资金等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在集成电路设计层面,厦门火炬高新区将发挥紫光展锐等作用,重点围绕5G、移动智能终端、网络通信等应用领域的关键芯片,培育2-3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计。
(原标题:厦门打造集成电路千亿产业链 构建产业全生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