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互联网发展未来趋势
- 2015/12/19 17:09:39 3341
- 来源:中电新闻网
王仲颖认为,眼下所说的“互联网+市场”,正好契合了能源革命中的两个革命,即能源技术革命和能源体制革命。“互联网+”本身就是一种技术。“市场化”既是一种软技术,更是一种体制革命。他提出如下问题:“互联网+”能不能让我们更好地使用低碳的、清洁的、绿色的能源呢?“借助能源互联网,使电通向四面八方,我觉得这个是可能的。怎么借助互联网这样的方式,把电通向四面八方,值得进一步探索。”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企业管理与法律事务部主任陈宗法在现场表示,无论是“互联网+能源”,还是“互联网+市场”,对于能源电力行业来讲都是新的课题。
目前电力行业正在推进市场化改革,正处于探索的过程中。陈宗法表示,以前主要靠政府配置资源,现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市场经济主要靠市场配置资源。
那么如何配置?陈宗法指出,除了依靠市场本身的手段之外,还要借助“互联网+能源”,包括“互联网+市场”等手段。在这个问题上,一方面要仰望星空,敢于去想,另一方面就是脚踏实地,真正去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能源的优化配置问题。
“市场化就像杠杆一样,如果能够有合适的机会,比如借助电改相关的细则,将对能源互联网和清洁电力的并网提供非常好的支撑。”王仲颖在现场分享他曾在德国参观一个5兆瓦锂电池电站的情况,该电站主要为欧盟的电力市场起调频作用。这个相当昂贵的电站,不仅成功收回投资成本,而且还利用欧洲电力市场化的平台达到了很高的盈利水平。王仲颖进一步介绍,上述电站的做法就是在用电低谷时从电网以低价购电给锂电池充电,在用电高峰时又给电网回馈电力调频。“差价怎么来的呢?主要依靠市场化。只有市场化才能有利润可观的差价。”王仲颖说。
未来能源互联的关键在于储能
既然谈到了储能电站,那么储能又该如何对接能源互联网?“未来能源互联网是由能源管理去替代现有的电网,实现发用电平衡。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能源互联的关键器件就是储能。”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俞振华认为,当前储能跟互联网的关系,核心的问题是商业模式很难确立。原因之一就是现在还没有进入完全的电力市场化阶段。
提到储能,当前普遍的观点认为储能的成本太高。
“其实,储能的成本在过去三年已经大幅度下降了,基本上下降了50%左右,不过对此行业还是存有争议。”俞振华表示,在新能源领域,储能除了在低谷蓄电和高峰供电上发挥作用,还有其他的功能有待施展,比如今年讨论的有关微网政策,如何在并网上形成盈利的模式都可以进一步去探索。
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高峰认为,互联网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能把信息作为资源进一步去挖掘。未来的能源变革,能源互联网带动产业发展就是在这个层面。未来整个能源的生态系统,不再是能源供应者和能源消费者的双边关系,肯定会有很多第三方的平台服务商、第三方的技术提供商参与进来。
论坛现场,高峰特别提醒公众关注能源互联网的一个特征,即能源重载化。“除了关注能源集中式生产、分布式生产以及分散式生产,还要看到,每一个家庭用户都有储能,有自己的发电设施,还要强调大众参与,所有的能源环节尤其到终端用户都能够广泛参与进来,比如说可以参与市场的竞价等,这就是能源互联网非常关键的一环。”另外,高峰也指出要关注能源互联网的虚拟化特征。“其实电力本身就已经具备虚拟化的特征。举例来说,我们平时插上插头就能用电,不用知道正在用的电是水电还是风电,也不用知道它来自三峡还是东北。”论坛现场,高峰特别分享了“互联网+”情境下能源的虚拟化特征。他指出,这里强调的能源虚拟化特征主要是指资产的虚拟化,即充分利用现有的资产,如同互联网里的“滴滴打车”,要盘活存量资产。能源今后也要虚拟化,就要盘活现有的能源的存量。
“比如谈及分布式储能,考虑到储能的成本很高,现在城市楼宇里的备用电源的储能、通讯基站的储能以及变电站里的这些储能,能不能用互联网的手段给协同起来,形成虚拟化的储能云,这是今后我们需要探索的方向之一。”高峰说。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