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我国“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获进展

2015/12/15 17:25:37    10631
来源:仪表网
摘要:“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近期取得新进展。
  【仪表网 行业上下游】我国正在福建福清建设的首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近期取得新进展,根据现场的消息,目前内层安全壳的前三层已经安装完毕,比计划提前20多天,整个工程预计在2020年全部完工。

  
 
  目前,福清核电共有6台机组,其中1号和2号机组已经投入商运。福清核电1号机组自2014年11月22日投入商运以来,机组保持安全稳定运行,截至目前,2015年发电量已达到65.44亿千瓦时,完成年度JYK考核指标的100.82%,预计到12月底发电量将达到67.4亿千瓦时。2号机组于2009年9月17日开工建设,2015年5月15日开始装料,10月16日商运,2015年全年预计完成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截至2015年11月17日,2号机组已累计发电量为12.38亿千瓦时。福清核电3、4号机组分别于2010年12月31日和2012年11月17日正式开工建设,其中4号机组预计2017年实现商业运行。
  
  为了保障未来建成核电机组的安全性能,“华龙一号”示范工程从设计到施工,每一步都把“安全”放在了位。不同于以往核电技术,华龙一号根据地球重力和自然循环的方式,设计了一套非能动安全系统。简单地说,就是在安全壳的内外特别设置了4个冷水水箱,当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水箱自动对反应堆和相关设备实施降温处理,从而保证整个核电机组的安全。不仅如此,为了保证未来建成核电站的安全,“华龙一号”示范工程采用了双层安全壳的结构,这也是第三代核电技术的特点之一。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技术,是我国30年核电发展的新成果。“华龙一号”作为一种安全、环保的核电技术,不仅在国内落地开工,近两年也已经走向了海外,得到了世界上更多国家的认可。
  
  华龙一号核电技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一共获得了743件,和104项软件著作权,覆盖了设计技术、设计软件、燃料技术、运行维护技术等多个领域,而在国产化率方面达到了85%以上。这85%包括了核电站主要的核心关键设备,包括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泵,主要管路等各种材料。
  
  中国制造、中国芯,让走出的华龙一号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今年10月,中国与法国签订了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的投资协议,其中的一个项目将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这也成为了华龙一号走出的里程碑式事件。
  
  而随着合作协议的不断增加,华龙一号的出国之路也更加顺畅。作为中国的一张名片,华龙一号核电技术不仅在技术上证明了中国核电的水平,在推动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巨大的价值。

全部评论

上一篇:石墨烯制备技术研究获重大突破

下一篇:中俄将联合生产北斗导航芯片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