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器人助力“工业4.0”要过三道坎

2015/11/29 14:47:40    284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摘要:机器人将影响企业乃至对应行业的战略转型。
  【仪表网 行业上下游】以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生产,是开启中国制造“工业4.0”之门的一把金钥匙。机器人产业将成为未来几十年内制造业的角力场。
  

  实现“工业4.0”,重要的智能部件就是网络化机器人。网络化机器人能利用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将强大的机器群连接起来,实现机器之间的信息共享、自相控制、自行优化和智能生产。它还要求企业的信息化从车间延伸到整个工厂甚至整条供应链。这不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将影响企业乃至对应行业的战略转型。
  
  当前,工业领域正在发生的革命。当我们正在追赶消费型服务业经济的时候,智能经济已经来了。中国经济的产业转型和稳定增长,终要有强大的现代工业实力做后盾,要想实现对欧美工业强国的“弯道超车”,我们一定不能放过智能工业这一机会,未来中国要围绕创新驱动,不断开发经济新引擎。
  
  消费大国如何向制造强国转变,这是中国机器人经济面临的道鸿沟。2014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约22万台,中国销售5.6万台,较2013年增加54%,约占市场份额25%,已成为大机器人市场。然而,我国机器人产业的“产、学、研、用”脱节严重,难以支撑产业化发展。例如,国内从事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主要是高校及有关科研院所,我们在机器人科研方面硕果累累,但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很难通过有效渠道获得、掌握研究机构的新成果。
  
  第二道鸿沟就是产业投资结构问题。各国对智能制造的投资方兴未艾,在整个欧洲工业领域,每年投资可达到1400亿欧元。其中,未来5年,德国企业在“工业4.0”解决方案上的投资将占其所有投资的50%以上。预计到2020年,德国公司每年投资将高达400亿欧元,生产效率则有望增长18%。
  
  相比较而言,我们的机器人产业投资主要在于科研单位的课题研发,对企业的扶持力度相对较少。尽管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个重大项目都涉及机器人领域,并通过研发补贴的方式支持工业机器人生产企业和用户强化研发,但是,这些扶持计划总体来说比较零散,难以形成协同发展,其整体扶持效果也并不理想。我们亟待建立有效的公共技术平台,以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和核心功能部件的协同研究与开发。
  
  第三道鸿沟,也是难迈过的一道坎,即原创性技术的培育。中国机器人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长期依赖进口,造成成本高昂,价格不具有竞争力。部分核心零部件目前国内还无法制造,仍然依靠进口,工业机器每个关键技术要想取得研发上的创新突破比较困难,短期内难以得到明显改观。例如,核心传感部件和控制技术的项目研发的周期,一般都在3到5年。
  
  面对机器人产业诸多发展鸿沟,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调动市场积极性。在明确产业战略规划的背景下,要强化公共服务,搭建产需对接平台,推动自主品牌市场化应用;同时,要培育,形成产业集聚;此外,还要加强合作,鼓励开放创新。

全部评论

上一篇:工业物联网:使会“思考”的设备相互沟通

下一篇:发改委优化火电、电网项目规划内容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