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军民融合升级智能电网建设

2015/11/13 17:08:24    13584
来源:中国投资咨询网
摘要:军民融合能够为售电侧市场带来什么好处?
  【仪表网 行业上下游】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在军民发展道路上,推动国家电网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为其发展的一部分。
  

  国防建设绝不是纯消耗性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得好,不仅产生军事效益,还会带来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的“曼哈顿”、“阿波罗”计划,我国的“两弹一星”、“神舟”飞天、“嫦娥探月”等壮举,就是很好的例证。
  
  我国正在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海洋、太空、网络是军事竞争的战略领域,也是牵引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必须举全国全军之力,军民一体运筹,共同研究论证,把握融合发展的新需求,选好突破口,力争取得重大进展。
  
  在核电之外,电网作为重要能源基础设施,与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前,推动国家电网企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按照"立足军民融合、开展双向服务、推动合作发展"的思路,重点搞好安全保障、科技创新、市场合作和应急处置四个领域的军民融合发展。
  
  据了解,智能电网是中国航天科工确定的三个军民融合重大项目之一。凭借航天技术优势,在智能电网研发战略方面,以二次切入,一二次融合为目标,其产品和技术逐渐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变电、用电和通讯等智能电网的各个领域。由于航天在通讯、传感方面有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和沉淀,我们相信这也正是中国航天技术的优势所在。目前,中国航天科工共有17家单位涉足智能电网领域,在智能电表、配网自动化、输电线路智能化以及电力应急救援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军民融合这种资源优化配置,既充分调动了企业产能、扩大了市场,又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资源重复浪费和工作效率低下。正如有军内专家所言,“民参军”通过加快科技进步在军事领域的应用,降低获得前沿技术的成本,缩短武器装备的研制周期,可以促进军用和民用工业基础一体化的实现,进而增加整个国防科技工业的竞争力。
  
  比如,解放军的光缆电网建设,因为采取了军民合建的方式,只用10年的时间,就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光缆网,是解放军用20年时间自建光缆网长度总和的6倍。又如,解放军进行CDMA移动通信系统建设,依托国家移动通信资源,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就共享了国家利用了10年时间、投入2000多亿元建成的庞大基础网络。
  
  中国正在大力推广北斗导航系统,卫星导航不仅具有重要军用价值,而且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独立、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卫星导航系统与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些基础设施,如通信、电力等密切相关。
  
  卫星导航技术与互联网、移动通信一起,并称为21世纪信息技术领域的三大技术。以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电网的深度融合和跨界融合,是新一轮电网升级和产业重心的核心内容。
  
  电力行业,高精度、安全可靠的时间同步是当代电网乃至未来智能电网运行的一项基本要求。
  
  例如“北斗时间”是以我国自行研制和建立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为基础,通过“北斗电力全网时间同步管理系统”的授时系统实现安全可靠、高精度时钟的时间同步。新采用的时间同步装置通过接收北斗和GPS卫星信号,两时间源互为备用,解决了单一依赖GPS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为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网时间同步、数字化变电站和未来智能电网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电力调度方面,成功开展基于“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的电力时间同步应用示范,能够为电力事故分析、电力预警系统、保护系统等高精度时间应用创造条件。电力调度可实现基于北斗的电力时间同步,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同样需要在不同系统内实现高精度的时间同步,从而保证电力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以前我国电力系统以GPS作为主要授时手段,通过其发射的民用信号接收授时信号,实现电力系统的各个子部分的“同步”运行。
  
  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后,解决了我国电力系统时间同步应用中的三个难题:可靠的时钟源,全网时间同步管理,远程集中实时监测维护。从经济安全角度讲,保障了我国电力安全和国家安全。
  
  另外,还可以实现北斗卫星实现电力远程抄表,从而推动售电侧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北斗卫星通信装置能够在不改造现投运设备的情况下,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双向通信功能将现场用户用电信息无缝接入到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主站,实现现场采集数据到北斗卫星通道的接入,能实时、有效、可靠地获得通信不发达地区用电信息。

全部评论

上一篇:开拓电网大数据商业模式

下一篇:中国电子化工联盟成立共同促进电子发展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