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弹性发展 引导行业创新
- 2015/10/27 16:42:23 13969
- 来源:仪表网
2015年5月,《中国制造2025》经总理签批正式面世,明确提出“力争用十年时间,迈入制造强国行列。”为此,《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9大任务、10大重点领域和5项重大工程。在9大任务中穿插了5大重点工程。5大重点工程的设立意义在于对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起到作用。
其中的项工程为“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建设工程”,旨在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制定完善制造业创新中心遴选、考核、管理的标准和程序。
工程设定了具体的量化目标。即: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工业技术研究基地)。
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往往是靠规模,虽然规模已经很大,但是很多都是委托加工,虽然号称是世界工厂,利润率实际上很低。所以要转型升级,所以要通过创新,在制造业分工中起作用,而不是仅仅的代工生产。为此,《中国制造2025》才提出了,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
同时,必然存在一些市场无序竞争或者不能自我完善的工作,这方面就需要在国家层面体现顶层设计,整合资源,凝聚各方资源来推动,用新的机制、新的模式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引导示范企业加大创新发展。
以往,同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在市场上是互相竞争的关系,某个企业有了创新之后,就申请、申请标准,对之保护起来,不让其他企业去模仿。所以,“标准化”对“创新”是一种制约,也就是,市场竞争遏制了行业整体上的创新。而在德国“工业4.0”中,路演出“研发”+“行业支持”+“标准化”=“创新”的方程式,令许多业界人士颇为震惊。
在传统制造业时代,标准决定着产品、决定着市场取向。所以,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的诞生与发展,企业将和知识产权申报为标准成了制造业获取大经济利益的佳途径。标准成为技术、知识产权的高体现形式,制造业的经济利益更多地取决于标准,渐渐地,标准也越来越多地蒙上垄断色彩。正因为如此,标准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无视信息时代的客户需求的差异化,不再符合新的互联网思维和未来制造业思维。
当然,如果只有创新而没有跟进的标准化,那么创新成果就很难转化为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过度强调标准化,则容易形成垄断化的管理体系,从而扼杀创新。那么,如何处理“创新”与“标准”两者之间的关系,如何优化创新模式呢?德国工业4.0中其实给出了一个答案——行业整体层面的合作创新。
工业4.0在分散的价值网络上实现横向互联,并进行实时管理。从用户下订单开始,直到产品交货物流,贯通原材料采购、产品设计、研发、生产制造与客户关系管理、供应链和生产能耗管理等信息系统,帮助工厂实现产品的短期上市、更高的生产灵活性和资产利用率、更低的成本和更可控的风险。这样一来,首先,用户参与“研发”互动,提供更多的创新思路。其次,智能工厂通过互联网网站接受个性化定制产品的生产订单,通过Facebook、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工具征集合作生产设备或合作伙伴,从阿里巴巴平台采购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交货之后,系统自动通过网上支付进行销售结算,形成跨领域的“行业支持”。后,技术成熟、产品定型之后才开始“标准化”。从而,使得制造业具备了更好的弹性和柔性,使得标准化与多样化并存,形成“研发”+“行业支持”+“标准化”=“创新”模式,保障“大规模定制”等模式的实施,促成既能适应市场对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又能享受大规模生产优点的目标达成。
这种行业整体层面的合作创新,既保障了标准化,又化解了企业的单打独斗,对我国中国制造2025提出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有很大的启示——引导行业整体层面上的创新。同时,未来是智能制造的时代,是“互联网+工业”的时代,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需要有既有实践经验,又有产业研究经历,既懂机床、自动化等工业,又懂计算机软件、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跨界人才来。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