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还要多久?

2015/8/17 17:43:23    14060
来源:VICE中国
摘要:观众们已经无法逃避“机器人来了”这回事。
  【仪表网 行业上下游】8月初,日本导演平田织佐根据卡夫卡的小说《变形记》改编的同名话剧在鼓楼西剧场演出,演员阵容里除了戛纳影后,还有一个名叫“Repliee S1”的人形机器人。尽管他实际上只能全程坐在床上僵硬地活动一下上半身,并且需要借助配音演员才能说话,导演还是不惜金钱和技术成本把他加入剧本当中,并承担他在舞台上发生故障的风险。
 
  机器人版《变形记》剧照,全部图片由南锣鼓巷戏剧节提供

卡夫卡原著中那个一觉醒来变成了大甲虫的主人公,在这部话剧里成为了一个机器人。故事设定在2040年,显然那时候的人们对人形机器人司空见惯,但格力高尔的家人还是不能相信眼前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会说话机器是他们的家庭成员。从完全拒绝相信,到开始犹豫是不是应该给他吃点东西,再到用第二人称跟他对话,家人们逐个接受了机器人就是格力高尔的事实。当医生房客怀疑这一家人精神受到了刺激的时候,三个人跟他进行了一系列争论。平田织佐借助人物之间的对话探讨了人类与机器人界限的问题:什么才是成为“一个活着的人的元素?脑死亡的人类靠医药维持机体运作,这跟能够活动的机器人有什么区别?虽然格力高尔慢慢失去了饿、疼痛和伤心的感觉,但是他有清晰的回忆和正常的逻辑,为什么不能算是一个人类?假如我们能够给机器人植入无懈可击的感情程序呢?或者,假如一个普通人的主要器官都被换成了机器元件呢?人和机器人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导演平田织佐在后一场演出结束时说:“卡夫卡在一百年前写下这个故事,想说的是人类是没有根据的存在,而在科学技术发展到这种程度的今天,我们要面临的问题是人类和机器人没有区别。这不仅仅是说机器人的技术,也比如说人工受孕、基因测序这些技术。”毫无疑问,这些技术已经一点一点地改变了一个传统意义上的“人”,尽管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是“人”的定义已经发生了变化了。

平田织佐在话剧中使用机器人演员已经有8年了。就这部话剧来说,我曾短暂考虑过导演为什么不使用一个真实的人类演员来扮演这个机器人,完成同样的故事架构。这样不但可以免掉用真实机器人的麻烦,还能增加故事的表现力,把话剧想要讨论问题向更深的角度推进。但我马上发现这是个愚蠢的问题。实际上,电影当中的机器人早已,从《银翼杀手》到《她》,想像和探讨人类与机器的关系的电影都已经算不上新鲜了,观众们不再需要戏剧化的场面和视觉去扩展脑洞。
 

    但是,人们通过和后期制作所描绘出来场景的仍然是人类的想像,而当一个货真价实的机器人被摆在几十米外的舞台上时,这就变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事实。尽管现实当中的Repliee S1跟《银翼杀手》里的复制人们相比,能力根本不在一个级别,但是看着他他笨拙地眨眼和摆手的样子,观众们已经无法逃避“机器人来了”这回事。甚至,“机器人在演戏”这件事本身就足够成为自己的证明。

平田织佐说:“人们可以在科技博览会上看到很多技术机器人,但是他们无法给人们带来感动,我希望能找到一个让机器人打动人心的办法。”换句话说,导演想把“机器人”从一个产品变成一个同伴。起码在这部话剧中,他的努力还是很有成效的:话剧开始的时候,也许你还在注意机器人的头到底是怎么动的,但经过一个半小时,你可能更像走上前去,握一握他的手。

导演说,他初会选择在话剧中使用机器人,一部分是因为他来到了大阪大学教书。大阪大学在机器人研究领域有很大的成就,他认为,自己如果不好好运用这样的优势,就不能够被称作一个话剧导演或者说艺术家。我想,暂时不必说导演的艺术进取精神,他一定是看到了人类的未来。作为的“人形机器人”,他们跟用于工作的工业机器人大的差别,就在于,他们存在的目的就是参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他们的命运就是无限模拟人类。
 

    既然如此,当身边出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教练、机器人医生、机器人陪护时,孤独的人类注定会对他们产生感情。如何定义人类对机器人的感情,如何认同机器人的身份,并且终如何定义人与机器人的区别,就将成为一个早晚要面对的问题。

全部评论

上一篇:微环境智能测控系统 助力文保技术提升

下一篇:物联网:未来生活“畅你所想”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