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装备自主化才是“走出去”
- 2015/5/21 15:41:38 4531
- 来源:中电新闻网
近十年来,在国家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在国家能源局强有力的领导和组织协调下,在核电用户的积极配合下,通过自主攻关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核电装备国产化取得了重大突破。
核电装备国产化难点实现突破
“从核岛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核级泵阀到常规岛的汽轮发电机组都具备了批量化的供货条件。”隋永滨表示,包括核岛主泵和核级DCS系统两大国产化难点,也已经通过自主攻关或者与国外合作等各种不同的形式,掌握了核心技术,实现了自主集成。
“红沿河、宁德、福清、方家山、昌江等一大批二代技术项目国产化率逐步提高,目前在建机组综合国产化率达到了80%左右。”隋永滨认为,在此基础上,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的设备国产化率可以达到85%以上,引进美国西屋AP1000三代核电机组对装备和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消化吸收配套引进的12项设备制造技术以及结合国家重大专项开展的全面技术攻关,目前除了核主泵、爆破阀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外,已经完成了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全部关键设备的样机研制、试验和鉴定工作,为我国AP系列核电机组的发展创造了条件。CAP1400设备国产化率预计可以达到80%左右。
隋永滨表示,近几年,装备制造业为核电发展投入的技术改造和科研费用超过了400亿元,目前我国已建成以东北、上海和四川为代表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发展壮大了一大批为核电服务的配套设备和零部件生产企业。
二代改进机组向三代机组全面过渡
“目前在建核电机组其中70%为二代改进核电机组,但是随着近期国家核准的机组陆续开工和中长期规划在建的3000万千瓦机组的陆续核准,将在‘十三五’期间完成由二代改进机组向三代机组的全面过渡。”隋永滨认为,我国已形成综合生产能力,完够满足核电发展国产化,核电发展规划和核电走出去的需要。
隋永滨表示,美国、法国、日本和俄罗斯等核电强国无不是核电装备制造强国。中国靠进口设备不能完成以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的转变。核电装备国产化的重要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不但掌握了核电发展的主动权,而且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大大降低了工程造价。可以说,没有核电装备的国产化,就没有我国今天核电的大发展,更没有核电走出去的条件。
“核电装备走出去是努力的目标和结果,但更应该看重走出去的过程。”隋永滨认为,装备制造业要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产品质量、标准规范和专门人才的培养等许多方面还需要适应化的需要,要逐步成为一个化的公司,这样才能够使核电走出去成为一种新常态。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