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1月进口工业机器人增长37.5%

2015/4/2 10:27:02    4608
来源:海关信息网
摘要:1月份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增长37.5%,未来发展空间大。
  【仪表网 数读市场】日前,全国海关信息中心公布了2015年1月份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的情况。2015年1月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3,588台,较去年同期增长37.5%,价值3.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1%,进口平均价格为3.8万元/台,同比增长16.1%。
 
  图1:2014年-2015年1月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情况趋势图
 
  1月份我国进口工业机器人的主要特点:
 
  1、一般贸易方式主导进口
 
  今年1月份我国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工业机器人3292台,同比增长38.1%,占同期我国机器人进口总量的91.8%;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物流货物方式进口275台,同比增长1.2倍,占比7.7%。
 
  2、外商投资企业为进口大主体
 
  今年1月份外商投资企业进口工业机器人数量为3079台,同比增长57.2%,占同期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85.8%;民营企业进口工业机器人472台,同比下滑14.0%,占比13.2%;国有企业进口工业机器人37台,同比下滑63.7%,占比1.0%。
 
  3、日本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从法意瑞进口迅猛增长
 
  今年1月份我国共从17个国家进口工业机器人,其中,从日本进口工业机器人2918台,同比增长45.3%,占同期我国工业机器人进口总量的81.3%;同期,从瑞典、意大利、法国进口数量分别增长了4.2倍、2.4倍、1.3倍,为129台、64台以及45台。
 
  4、上海市进口占5成,进口集中度高,广东省进口逆势减少
 
  今年1月份上海市进口工业机器人2020台,同比增长77.3%,占同期我们工业机器人进口的56.3%,广东省进口工业机器人372台,同比逆势下滑31.7%,占比10.3%。此外,广西壮族自治区进口迅猛增长15.7倍,为50台,占比1.4%。
 
  针对影响我国1月份工业机器人进口的主要原因,中海通创新研究工作室分析师李晖洋分析表示,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综合成本上升,劳动力短缺使得工业机器人需求量较大。
 
  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等综合成本上涨等因素使得部分制造企业存在招工难、用工荒的现象。数据显示,2013起,我国劳动力供给每年至少减少100万,至2020年总计至少减少1000万。按现在制造业就业人口占非农就业人口的比例63%来估计,则未来6年制造业就业人口总供给减少630万。一般中低端制造业机器人的人工替代效应是5-6人,不考虑产业升级因素,一项就需要105-126万台机器人。国内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拉动进口量大幅增加。
 
  二是核心技术缺失制约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由于我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化起步较晚,成本、性能、品牌等方面均处于劣势,绝大部分上游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技术被外资品牌掌握。尤其是占成本比重高的减速器、控制系统、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基本依赖进口。导致我国机器人生产企业成本难以控制,竞争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与此同时,跨国公司纷纷加大了在中国的布局。数据统计,日本FANUC、日本安川、德国KUKA和瑞士ABB等四大行业巨头合计约占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65%。外资品牌在我国机器人市场中已占有主导地位。
 
  目前,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广大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业机器人需求不断增长,而对产品的技术要求则相对较低,正适合国内工业机器人寻求规模突破。为此应加强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明确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建设有序推进,另一方面应加大工业机器人技术、产品资金投入力度,打造差异化产品,鼓励企业自主研发,提高国内产品竞争力。

全部评论

上一篇:2015年德国传感测量领域投资将再创记录

下一篇:1-2月仪器仪表制造业主营收入增长9.5%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