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取回布放仪器
- 2015/1/12 9:27:30 5195
- 来源:仪表网
“蛟龙”号是我国自主研发设计的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去年11月25日从江苏江阴起航,赴西南印度洋执行2014-2015年“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试验性应用航次(中国大洋35航次)第二、三航段任务。这是“蛟龙”号赴印度洋和海底热液区作业,也是“蛟龙”号历史上持续时间长和距离远的一次征程,预计下潜20次。
中国是世界上就3种主要海底矿产资源均拥有专属勘探矿区的国家。除西南印度洋1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硫化物合同矿区以外,中国还拥有东北太平洋7.5万平方公里的多金属结核矿区及西北太平洋海底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矿区。
据了解,这次下潜主要任务是探索热液口作业方式,测定热液喷口温度、采集流体和烟囱体样品,在热液口布放硫化物生长仪以及高温检测传感器,在低温热液中布放定殖架和微生物原位培养装置,并采集岩石和生物。
“自容式高温温度计记录了热液喷口8天的温度,其记录的数据呈明显规律性变化。硫化物生长仪是为观测热液喷口环境下烟囱体的生长情况,这些数据和样品对研究海底热液非常珍贵。”当日搭乘“蛟龙”号下潜的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陶春辉说。
随船科学家表示,此次成功回收仪器,体现了“蛟龙”号定点精细作业的强大优势,“蛟龙”号对深海研究来说是一把“利器”。
当日,“蛟龙”号还搭载中国首名女潜航员学员张奕下潜。“我负责潜水器与母船的水声通讯,每隔15分钟向母船报告一次潜水器状态,期间学习主驾驶唐嘉陵的航行和机械手操作,记录一些取样的时间和地点。”张奕说,“机械手操作确实比想象的要难,操控它远比自己的手难很多,在这方面还需要学习很多东西。”
另外,“蛟龙”号还测得一高温喷口温度为350摄氏度并取得了非保压水样,找到一处非活动硫化物堆积体,开展了一次地热测量,获取了短柱状沉积物样3个、低温热液产物蛋白石1千克和岩石11.5千克。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