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燃料元件通过检测
- 2015/1/8 14:25:44 5486
- 来源:科技部
据了解,该“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从生产设备到工艺等均由清华大学负责。此次在荷兰接受检测的燃料元件,是在清华大学核研院建成运行的年产1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的中试生产线上生产完成的。
负责此次检测工作的荷兰核研究咨询集团,以独立、专业的核领域检测试验而著称。此次检测试验从2012年9月8日开始,5个随机取样的燃料元件在高通量反应堆内接受13个循环的放射性元素辐照,共351个满功率天。燃料元件中心平均温度达到1050摄氏度,高燃耗达到每天11.3万兆瓦,高于反应堆实际运行时燃料元件的高消耗。裂变气体释放率维持在10的负9次方的水平,远优于设计指标。
“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由超高纯度的石墨包裹成球状,直径约6厘米。石墨球中密布约1.2万个微小的包覆燃料颗粒,每个小颗粒直径不到1毫米,有热解碳层、碳化硅层等多层包覆,保护着二氧化铀燃料核芯。这种层层包覆的技术和工艺,是实现高温气冷核电站固有安全性的重要技术基础,可防止核燃料放射性扩散。
资料显示,高温气冷堆是具有四代核能安全特性的新型反应堆,目前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处于地位。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目前正在山东荣成建设首座20万千瓦级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该工程2012年底开工,土建部分施工已经完成了2/3,计划今年6月底开始进行核岛设备安装,到2017年底实现发电。
为了向该示范工程提供燃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燃料元件生产线项目。该项目位于内蒙古包头,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30万个球形燃料元件,采用清华大学核研院提供的关键技术,由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生产线自2013年3月正式开工,已完成厂房建设和设备安装,2014年12月10日,基体石墨粉工艺试验启动,燃料元件生产线逐渐转入生产阶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