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机构整合和市场化成渐进式
- 2014/10/9 14:10:59 5466
- 来源:仪器信息网
“变革”会怎么变,会对中国检测市场带来什么?虽然已经距发文时间过去近半年,但是,检测机构整合与改革线索过多,牵涉范围过大,变数仍多。在这样的现状下,已经在国内做大了的检测机构们都在怎么想,都在怎么做?
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UV大中华区(以下简称“TUV莱茵”)副总裁汪如顺。汪如顺出身工科,因当时的一个机会,赴德学习管理,后因缘进入TUV莱茵香港,1994年,汪如顺被派往广州创立TUV莱茵广东公司,已在检测行业有20年工作经验的汪如顺,对当前国内检测行业的发展作何观感?他希望TUV莱茵在中国市场未来有哪些动作?
增长放缓,拓展国内市场
“TUV莱茵去年的增长放慢,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外部宏观原因的影响,去年所有的检测认证机构都出现了疲软,而TUV莱茵原有的一些发展势头较好的项目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出现停滞。”汪如顺说,“比如TUV莱茵在太阳能产品出口认证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在国内以及亚洲的检测资源都进行了相当大的投入。目前光伏行业形势比较严峻,出口面临阻碍,中小企业倒闭或转产,出口量下降,部分产品转向新兴市场和国内市场,这对我们检测认证行业造成了比较大的冲击。”
“再如CDM(清洁发展机制),也受到冲击,还有常规的电器产品,如电风扇、冰箱等,出口均面临较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经营方针和市场策略进行了及时的调整,并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虽然营业额增长不理想,但利润方面仍保持一个不错的结果。”汪如顺说。
至于对今年的判断,汪如顺认为,部分出口产品领域仍没有好转的趋势,可能还会继续下滑。从2012年底出口增长放缓,TUV莱茵已经进行相应的策略调整,在一些新兴领域如:通讯、工业服务、能源、电子商务等有不错的发展。“中国越来越融入市场,随着国家对第三方认证机构方针政策的进一步落实,TUV莱茵也在积极有步骤地拓展国内市场,包括政府采购。”汪如顺说。
汪如顺解释,作为一家的第三方检测服务机构,TUV莱茵的开拓战略是以客户为导向,立足于本地市场,并结合发展思路来进行规划管理。“比如国内一些企业的产品要出口到多个国家,这涉及到产品从研发开始的产品设计、安全检测、质量管理体系、人员培训、生产标准制定以及不同销售区域的法规和买家要求等方面,TUV莱茵为他们提供的是的定制服务。”
“TUV莱茵大中华区外籍专家的比例占员工总数的2%~3%,这是其它检测机构所没有的优势,主要考虑到无障碍沟通的问题。假如国内企业需要向巴西出口,产品检测是TUV莱茵现成的服务,在当地市场准入方面,我们在国内的巴西同事负责和巴西当地的同事对接,这比一个会外语的中国人与当地员工沟通更加顺畅和到位。TUV莱茵一直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便捷的认证服务,这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渐进式放开,外资寻找机会
“中国离不开市场,市场也离不开中国。”汪如顺说,在他看来,拓展国内检测认证市场需要一个“渐进式”过程,“看到国内检测市场正在放开,我们会有步骤地结合自己的强项和特点,吸纳国内市场的专业人员。只有真正参与到中国国内检测市场,TUV莱茵才是名符其实的第三方检测机构。”
市场的开放取决于多种因素。毕竟,在以往积留了大量国有检测机构,国内检测市场的管理也呈多头化,不同领域的市场化速度有快有慢,这也关系到国家政策出台和落实的问题。汪如顺认为当前外资检测机构在国内检测市场上的“蓝海”还比较少,“中国加入WTO已经过去十几年,走到今天这步不容易,如果一下开放检测市场,将会对检测劳动力市场形成巨大的冲击,所以我认为应该是逐步放开。”汪如顺说,“此外,我们在国内会积级寻找合作伙伴,也不排除收购或合作成立公司。”
汪如顺补充:“不少国内的检测机构都有自己的优势,他们在行业内积累了良好的信誉和声望,对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技术市场非常了解,有着多年的行业积累,这恰好是检测机构较弱的环节。这些小型机构在寻找出路时,国外检测机构可以与他们探讨各种合作的可能性,如技术合作。”国内检测机构普遍存在小、散、乱的问题,国有检测机构如何市场化、规模化、化,需要很长的时间,“检测机构要做强,如果只做大,那只是表面功夫。”汪如顺强调说,在检测机构瞄准国内检测市场的同时,国内也有“走出去”的样本,“我就看到有国内的检测机构在德国开展业务的例子。”汪如顺说。
只有真正第三方才能市场化
国办发(2014)8号文让国内数万家国有检测机构陷入到“变”的思维中,但如何“变”,会“变”成什么,又难以预料。作为德国TUV成员之一,TUV莱茵也经历过德国检测机构整合的时期。
“TUV莱茵所经历的整合时期,市场化非常彻底,当时的起始也不一样,TUV是德国技术监督协会的缩写,是一家社会组织,本身就是市场化的。”汪如顺说,中国认证市场尚且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少还是隶属于政府部门的机构。”他认为,国内面临的国有检测机构整合,难度是否大,关键是“看政府的决心大不大”。
“一个第三方检测机构,要考虑如何独立运作,做到这一点是判定真正意义第三方的关键。现在是过渡期,逐步市场化,还需要时间。”汪如顺说,“市场化竞争会推动检测业的进步,其结果是出一批中国的检测业精英。竞争并不可怕,政府审批制约市场活力,这才是真正令人担心的。相信现行政策的推出和落实会使检测认证市场的活力得到释放。”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