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核电仪控技术大会公开征文
- 2014/7/29 9:25:30 8029
- 来源:仪表网
中国()核电仪控技术大会由中国核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共同主办,每两年举办一次,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两届,核仪控会已经成为我国核电仪控界技术交流的平台和窗口,得到了国内外核仪控领域内人士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认可,在核电仪控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度。第三届中国()核电仪控技术大会将于2015年4月在上海举办,由国核自仪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承办。
征文内容明细
专题一:核电仪控系统运行、维护和改造,子项包括:
1、核电厂仪控系统的预防性维修策略
2、核电厂仪控系统的老化管理
3、核电厂仪控系统变更管理
4、智能仪表在核电厂仪控系统的应用
5、核电厂仪控基于DCS系统维修策略
6、核电厂仪控系统的典型事件案例分析
专题二:核电仪控设计及验证技术,子项包括:
1、数字化保护系统应用
2、先进控制系统应用
3、安全重要软件开发及V&V
4、多样化及纵深防御(D3)
5、数字化仪控可靠性
6、FPGA技术应用及V&V
7、先进测量技术
8、在线监测诊断系统
9、数字化仪控系统改造
10、先进反应堆仪控系统
11、福岛事故经验教训
专题三:核电仪控系统及设备的安装调试,子项包括:
1、数字化控制系统安装与验收测试
2、核仪器与辐射探测安装与调试
3、调试工具研发与应用
4、反应堆控制与保护系统调试,包括多样化驱动系统和堆内核测系统
5、汽轮机控制与保护系统调试
6、数字化控制系统组态功能验证方法与技术
7、逻辑量/模拟量控制系统调试
8、仪控就地设备安装与调试
9、特殊监测系统,还包括流致振动,安全壳冷却水膜覆盖率等测量安装调试技术
10、其他
专题四:仪控设备制造和鉴定,子项包括:
1、核电安全级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在制造活动中的企业标准与质保体系;
2、核电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制造技术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3、核电数字化安全级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制造中的软件V&V活动;
4、核电数字化安全级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制造活动中软件及信息安全性的保障及其鉴定要求;
5、安全级DCS平台操作系统和基本功能模块库的开发与鉴定方法;
6、核电中用于某些特殊仪控设备的质量鉴定规则或试验方法的分析与研究;
7、商品级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在核电领域应用中的适应性分析研究及其确认活动;
8、核电安全级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鉴定过程、程序和方法及相关认证活动;
9、不同标准体系下核电仪表和控制系统设备鉴定要求的分析与研究;
10、严重事故条件下仪器仪表鉴定与可用性分析。
专题五: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及设备研发(数字化仪控系统平台及设备研发及应用----清华大学),子项包括:
1、数字化核电仪控系统平台的需求
2、数字化核电仪控系统平台的研发及安全认证技术
3、安全软件的设计、质量保证及V&V技术
4、基于数字化平台的核电仪控系统实现技术
5、数字化仪控系统的FMEA及可靠性评价技术
6、基于FPGA的数字化仪控平台及设备研发技术
专题六:控制室及人机界面设计与验证,子项包括:
1、先进控制室现状及发展趋势
2、主控室升级改造经验及案例分析
3、人机交互技术优化与改进研究
4、基于可视化技术的规程和报警系统
5、计算机化操纵员运行决策支持系统
6、人因工程设计及分析工具
7、人因可靠性分析与人因绩效评价方法
8、人因工程验证与确认:途径和方法
9、小型堆控制室设计
10、其他
专题七:工业安全、信息安全与实物保护,子项包括:
1、核电厂工业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2、核电厂重要安全仪表及系统
3、核电厂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及信息安全管理
4、核电厂仪控系统信息安全实现技术及防护体系
5、核电厂实物保护系统分析与应用技术
6、核电厂实物保护设备安全评价及鉴定
专题八:仪控法规、标准和经验反馈,子项包括:
1、当前的法规标准要求和未来可能的改进
2、针对FPGA技术在核电应用所应考虑的相关要求
3、福岛改进技术要求的实施情况及相关反馈
4、核安全审评
专题九:模拟机与仿真技术,子项包括:
1、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设计、制造与管理
2、数字化仪控系统及专用仪控系统仿真技术
3、仪控系统仿真验证
4、先进仿真支撑平台研发与应用
5、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及电厂系统建模
6、核电厂严重事故仿真
7、核电厂虚拟现实及应用
8、基于模拟机的核电厂运行导则与规程验证,机组运行分析
9、模拟机运行维护与升级改造
10、仿真技术在核电设计与瞬态过程中的应用研究;
11、核动力系统的模型研究与仿真方法;
12、其他
专题十:核电仪控前沿技术,子项包括:
1、核电仪控研究的现状与发展综述;
2、先进控制算法及控制特性研究;
3、先进测量方法与传感器技术;
4、智能仪表、先进执行器与网络总线等新技术的应用;
5、无线网络技术在核电仪控系统中的应用;
6、新型核反应堆(模块堆与新一代堆等)的仪控技术。
论文模版
(请按顺序逐项填写:注意,正文要求全部通栏排,不用分栏排)
Doi:3969/j.issn.1671-1041.2012.0X.00X(X由编辑部填写)
稿件名称(作者必填—20个汉字以内)——限20个汉字
作者姓名(作者必填—限4位)——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如果作者不是一个单位,用数字上标1,2区分)
作者单位:(中文)(作者必填)——(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
摘要:(中文)(作者必填)——(限200字以内)
关键词:(中文)(作者必填)--(3-8个,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中图分类号:(作者必填)文献标志码:(由本刊编辑部填写)
稿件名称(英文)(作者必填)——(注意大小写,要与中文一致)
作者(英文)(作者必填)——(作者之间用逗号分开,注意姓名的大小写,要与中文一致)
作者单位(英文)(作者必填)——(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政编码,中国)
摘要(英文)(作者必填)——(要与中文一致)
关键词(英文)(作者必填)——(词之间用分号隔开,要与中文一致)
正文(章节层次要清晰)
0引言
1XXXXXX
……
1.1XXXXXXX
……
1.1.1XXXXXX
1.1.2XXXXXXX
1)xxxxxxxx
2)xxxxx
3)xxxx
a.xxx
b.xxxx
c.xxxxx
……
5结束语
……
(提示:要黑白图不要彩色图,图表公式的编号方法(用图1,图2……表1,表2……不用图1-1,表1-1……),图名和表名只要中文不要英文。稿件总字数(“字符数(不计空格)”)限3800-6000字以内(含参考文献和作者简介),图表和公式控制在少。)
稿件的总字数(“字符数(不计空格)”)、图表和公式的数量,决定了稿件的版面费用,请作者控制好稿件的字数、图表和公式的数量。
参考文献(标注参考文献(以数字上标的形式[X])在文中的引用,参考文献至少引用7个文献,请注意手册、说明书等不能作为参考文献),正文在引用处,用上标形式标出参考文献的顺序号,例:[1][2][3]。要与文稿后的参考文献顺序一致。
参考文献著录格式如下(注意标点符号:圆点,逗号,冒号):
①期刊:
作者.题名[J].刊名,其它信息,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
例:
[1]李小冬,张庆红,叶红林.涡轮传感器发展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2):101-105.
[2]李小冬,张庆红,叶红林,等.涡轮传感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用户,2002,12(1):51-53.
(作者如为4位,只写前3位,用逗号,加“等”字)
②专著:
作者.题名:其他题名信息[M].其他责任人.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
[1]于国.出版集团研究[M].北京:中国图书出版社,2001:126-135.
[2]白书农,何芳,李玉红,等.植物开花研究[M].北京:农业出版社,2004:111-118.
(作者如为4位,只写前3位,用逗号,加“等”字)
[3]JEANJ.LABROSSE著.μC,0S-II——源码公开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M].邵贝贝,译.第2版.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1:122-126.
③论文集:
作者.题名[C]//论文集名.编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作者如为4位,只写前3位,用逗号,加“等”字)
④学位论文:
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例:
[1]于贵瑞,张雷明,孙晓敏,等.亚洲区域陆地生态系统碳通量观测研究进展[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04.
(作者如为4位,只写前3位,用逗号,加“等”字)
⑤文献:
申请者.题名[P].国别,文献种类,号.出版日期.
⑥科学技术报告:
作者.题名[R].报告题名,编号.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⑦电子文献:
作者.题名[文献类型标志/OL].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更新或修改日期)[引用日期].电子文献地址.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出前3名,后加“,等”或“,et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姓全部写出,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全为大写字母)。
英文文献的论文题目除了个单词中的首字母大些外其余的均小写,但是文章出处的名称除了介词以外,每个单词的首字母均大写。请作者参考后修改。
作者简介(中文)(作者必填)
基金项目(基金名称,编号)(如果是,则填写,不是不填写)
投稿日期:2011-00-00(作者必填)——(日期标示:年-月-日)
稿件后要有下面的作者注册信息(作者必填,请粘贴在稿件的后,用于与作者联系的稿件登记和邮寄地址签等):
作者姓名(全部):
作者单位:
稿件名称:
邮编:地址:(注明城市,区,街,路,门牌号单位名称,部门)收信人:
电话:(特别重要)手机:(注明导师和作者,特别重要)
电子信箱:(导师在前,作者在后)
投稿流程
步:作者注册
登录中国核学会网站,进入“第三届中国()核电仪控技术大会”页面,阅读通知内容后,点击即可进入“论文系统”。
进入论文系统页面后,首先点击“新用户注册”,填写作者信息,并提交;作者信息提交后,系统会自动向作者留的邮箱发送注册确认邮件,作者收到邮件后,点击确认,即可完成注册;作者完成注册之后,就可以进行论文的提交了。
第二步:论文全文(含摘要)提交
注册完成后,使用作者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论文系统”,点击“论文提交”,即可进行论文全文的提交。论文提交按系统所提供的论文提交向导,一步一步进行即可完成。论文提交后,如果需要再次修改本论文,也请登录“论文系统”
第三步:查询论文评审情况
同样,使用作者的账号和密码,登录“论文系统”,可以查询论文的评审情况。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