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兔”巡月幕后:中国深空测控的破茧之路
- 2013/12/17 9:36:49 17487
- 来源:仪表网
摘要:仪表网讯 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互拍,五星红旗照片顺利传回地面,中国宣布圆满完成嫦娥三号任务。
仪表网讯 12月15日晚,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互拍,五星红旗照片顺利传回地面,中国宣布圆满完成嫦娥三号任务。
这几天,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深空站发出的雷达波束,始终跟随着嫦娥三号。我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项目负责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敏,也始终紧盯屏幕。
叩开深空探测的大门
2003年以来,8次“神舟”飞行,3次“嫦娥”探月,每次任务刘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7年,我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启动,该所作为测控系统总体单位承担了先期论证工作。工程建设伊始,刘敏就拿出了一本本论证资料和译文集。很多人不知道,论证资料如此迅速“出炉”,源于她7年的积累。早在2000年,就在国内对深空测控技术掌握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刘敏便密切跟踪国外深空测控前沿技术,时间对照外文资料深钻细研。她组织翻译的《NASA深空任务系统通信链路设计手册》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技术“准则”。
刘敏说:“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借鉴了很多国外先进经验,但关键技术的设计与研制必须立足自身。”
2005年,刘敏根据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建设深空测控系统的13项关键技术,并联合相关研制单位开展了紧锣密鼓地预先研究。
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功率发射机研制过程。2006年时,我国只有1千瓦S频段功放设备,不能满足深空测控需求。当时,上X频段测控技术是发展趋势,但欧美严禁对华出口其关键技术产品。为此,刘敏大胆提出开展S、X频段10千瓦功放核心器件的自主研究。
在具体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研制单位在速调管功放和固态功放两种方法上僵持不下。刘敏从工程实际出发,经过多方取证研究,专门写了一份论证报告,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证明速调管功放的可行性,赢得了上级认可。刚开始,研发人员担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后,产品依然“无果”。但刘敏却主动找到研制单位的技术人员多次谈话,对技术方案和指标沟通确认,终说服研制单位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2010年4月,17kW速调管产品终研究成功,使我国具有了完全自主的大功率连续波功放研制能力。
2007年,深空测控站建设启动。在西部戈壁边陲,在东北林场深处,那简陋的工房里,刘敏一待就是数十天。深冬的佳木斯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土地冻住了,就搭棚保温,往地下打孔烧火加热;混凝土搅不动,就用大锅把沙土炒热,用开水搅拌……虽环境恶劣,但刘敏和工作人员一待就是数十天,硬是在坚硬的冻土上挖出了3层楼房的地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去年深空站执行任务以来,无论是嫦娥三号正样对接,还是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两个深空站在任务中表现堪称,真正实现了“零缺陷”。
“细化的技术管理、良好的团队精神、不放弃的攻坚作风。”这就是刘敏的秘诀。
这几天,佳木斯和喀什两个深空站发出的雷达波束,始终跟随着嫦娥三号。我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项目负责人、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工程师刘敏,也始终紧盯屏幕。
叩开深空探测的大门
2007年,我国深空测控系统建设启动,该所作为测控系统总体单位承担了先期论证工作。工程建设伊始,刘敏就拿出了一本本论证资料和译文集。很多人不知道,论证资料如此迅速“出炉”,源于她7年的积累。早在2000年,就在国内对深空测控技术掌握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时候,刘敏便密切跟踪国外深空测控前沿技术,时间对照外文资料深钻细研。她组织翻译的《NASA深空任务系统通信链路设计手册》已成为业内公认的技术“准则”。
刘敏说:“从无到有的过程,我们借鉴了很多国外先进经验,但关键技术的设计与研制必须立足自身。”
2005年,刘敏根据我国航天测控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建设深空测控系统的13项关键技术,并联合相关研制单位开展了紧锣密鼓地预先研究。
这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大功率发射机研制过程。2006年时,我国只有1千瓦S频段功放设备,不能满足深空测控需求。当时,上X频段测控技术是发展趋势,但欧美严禁对华出口其关键技术产品。为此,刘敏大胆提出开展S、X频段10千瓦功放核心器件的自主研究。
在具体技术路线的选择上,研制单位在速调管功放和固态功放两种方法上僵持不下。刘敏从工程实际出发,经过多方取证研究,专门写了一份论证报告,主动向上级领导汇报,证明速调管功放的可行性,赢得了上级认可。刚开始,研发人员担心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后,产品依然“无果”。但刘敏却主动找到研制单位的技术人员多次谈话,对技术方案和指标沟通确认,终说服研制单位接受这个艰巨的任务。2010年4月,17kW速调管产品终研究成功,使我国具有了完全自主的大功率连续波功放研制能力。
2007年,深空测控站建设启动。在西部戈壁边陲,在东北林场深处,那简陋的工房里,刘敏一待就是数十天。深冬的佳木斯气温低至零下30多度,土地冻住了,就搭棚保温,往地下打孔烧火加热;混凝土搅不动,就用大锅把沙土炒热,用开水搅拌……虽环境恶劣,但刘敏和工作人员一待就是数十天,硬是在坚硬的冻土上挖出了3层楼房的地基。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自去年深空站执行任务以来,无论是嫦娥三号正样对接,还是嫦娥二号再拓展试验,两个深空站在任务中表现堪称,真正实现了“零缺陷”。
“细化的技术管理、良好的团队精神、不放弃的攻坚作风。”这就是刘敏的秘诀。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