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面积性无人机航空物探实验飞行
- 2013/10/21 14:07:28 14524
- 来源:仪表网
摘要:近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平台和自主研制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地区200平方公里的试验区范围内开展了1:5万比例尺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试验飞行,飞行总测线756测线公里,测量数据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
导读: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快速、经济、精度高、不受测区条件的限制等优势。航空物探的技术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平台和自主研制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地区200平方公里的试验区范围内开展了1:5万比例尺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试验飞行,飞行总测线756测线公里,测量数据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
“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新开项目,由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共同承担,联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完成,该项目同时实现了我国面积性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测量试验飞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勘探、确保矿产品的供应成为了急迫的任务。航空物探作为高科技的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航空物探,全称航空地球物理探矿,是指使用装有专门探测仪器的航空器(固定翼、直升机等),从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磁场、重力场、导电性等)的变化,从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藏分布情况的飞行作业。其优点是短时间内能在大面积土地上(包括地面难以通行的地区,如沙漠、森林、海洋、高山区等)进行连续的测量,经济效益高,地质效果好。
航空物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前苏联用旋转线圈感应式航磁仪进行航空物探,灵敏度约达100纳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明了灵敏度近1纳特的磁通门式航空磁力仪,在海上侦察敌国的潜艇,并于1946年开始使用飞机进行地质勘探。1948年,加拿大首先试验航空放射性法成功,美国和英国同年也完成了类似的试验。1950年,台航空电磁仪在加拿大试用成功。1955年,瑞典和美国相继试验成功了新型的航空电磁仪,各种航空物探方法开始相继迅速发展。中国的航空物探开始于1953年,首先应用航空磁法,此后陆续增加了航空放射性等方法,不断有新的进展。
航空物探是利用遥测、遥感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找矿和地质调查的先进方法,主要包括航空磁法、航空放射性法、航空电法、航空重力法和遥感地质方法等,基本和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航空磁法主要用来勘探具有磁性的矿藏,如磁铁矿,探矿时的实际飞行高度一般为50米~150米。航空放射性法是用航空能谱仪等仪器,测量地球的放射性射线强度,以寻找放射性元素矿藏(如铀矿),其实际飞行高度一般为30米~100米。
国土资源部组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曾联合多家科研单位设立“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重大项目,经过近5年科技攻关,于2012年9月13日通过验收,突破了32项关键技术,取得26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主研制或集成出全数字化航磁勘查系统、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基于直升机和固定翼不同飞行平台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系统等9套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初步实现了航磁、航电、航重、航放等核心仪器的国产化,显著推进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开发了新一代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等9套航空地球物理、遥感勘查系统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解释软件,为国产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与解释提供了技术保障。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快速、经济、精度高、不受测区条件的限制等优势。航空物探的技术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航测遥感中心承担的“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取得重要进展。该项目采用国内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平台和自主研制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在黑龙江省嫩江县多宝山地区200平方公里的试验区范围内开展了1:5万比例尺的航空伽玛能谱测量试验飞行,飞行总测线756测线公里,测量数据质量满足规范要求,圆满完成了飞行试验。
“基于无人机的航空物探(电、磁、放)综合站测量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项目是中国地质调查局2013年新开项目,由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和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共同承担,联合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完成,该项目同时实现了我国面积性无人机航空物探(磁、放)综合测量试验飞行。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加强勘探、确保矿产品的供应成为了急迫的任务。航空物探作为高科技的勘探方法,在地质勘探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航空物探,全称航空地球物理探矿,是指使用装有专门探测仪器的航空器(固定翼、直升机等),从空中测量地球各种物理场(磁场、重力场、导电性等)的变化,从而了解地下地质和矿藏分布情况的飞行作业。其优点是短时间内能在大面积土地上(包括地面难以通行的地区,如沙漠、森林、海洋、高山区等)进行连续的测量,经济效益高,地质效果好。
航空物探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前苏联用旋转线圈感应式航磁仪进行航空物探,灵敏度约达100纳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发明了灵敏度近1纳特的磁通门式航空磁力仪,在海上侦察敌国的潜艇,并于1946年开始使用飞机进行地质勘探。1948年,加拿大首先试验航空放射性法成功,美国和英国同年也完成了类似的试验。1950年,台航空电磁仪在加拿大试用成功。1955年,瑞典和美国相继试验成功了新型的航空电磁仪,各种航空物探方法开始相继迅速发展。中国的航空物探开始于1953年,首先应用航空磁法,此后陆续增加了航空放射性等方法,不断有新的进展。
航空物探是利用遥测、遥感技术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找矿和地质调查的先进方法,主要包括航空磁法、航空放射性法、航空电法、航空重力法和遥感地质方法等,基本和常用的是前两种方法。航空磁法主要用来勘探具有磁性的矿藏,如磁铁矿,探矿时的实际飞行高度一般为50米~150米。航空放射性法是用航空能谱仪等仪器,测量地球的放射性射线强度,以寻找放射性元素矿藏(如铀矿),其实际飞行高度一般为30米~100米。
国土资源部组织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曾联合多家科研单位设立“十一五”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重大项目,经过近5年科技攻关,于2012年9月13日通过验收,突破了32项关键技术,取得26项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自主研制或集成出全数字化航磁勘查系统、航空重力测量系统、基于直升机和固定翼不同飞行平台的时间域航空电磁测量系统、航空伽玛能谱测量系统、航空物探遥感综合勘查系统等9套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技术系统,初步实现了航磁、航电、航重、航放等核心仪器的国产化,显著推进了我国航空地球物理技术装备的跨越式发展。开发了新一代航空物探数据处理解释系统等9套航空地球物理、遥感勘查系统及配套的数据处理解释软件,为国产航空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与解释提供了技术保障。
航空地球物理勘探具有快速、经济、精度高、不受测区条件的限制等优势。航空物探的技术发展对我国矿产资源勘查、地质科学研究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