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学术年会暨自动化与仪表装置应用学术交流会纪要
- 2012/12/3 13:33:51 22415
- 来源:仪表网
摘要: 为总结和推广自动化先进技术及应用成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应用专业委员会、自动化仪表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
为总结和推广自动化先进技术及应用成果,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应用专业委员会、自动化仪表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和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于2012年11月7日在上海浦东新展览中心(2012年中国工业博览会——工业自动化展)联合举办了“2012学术年会暨自动化与仪表装置应用学术交流会”。来自石化、钢铁、电力、化工、轻工、汽车等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和高校约15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交流会分别由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费敏锐教授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铠教授主持。汉诺威展览公司王桦女士致辞,她对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会议邀请了自动化行业的专家、教授和厂商,论述自动化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先进控制技术与仪表装置的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11位专家分别对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优化技术、钢铁业两化融合新技术、网络系统的设计、控制与优化、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大功率LED照明的恒流驱动、系统集成优化的物理层解决方案、CC-Link网络与HART总线等相关技术,以及RFID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无线传感系统在工业过程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等自动化领域中的热点技术作了精彩的演讲,并认真解答了代表们的提问。
二 上午,上海交通大学关新平教授的“网络系统设计、控制与优化”报告,介绍了如何从系统层面、控制层面和信息层面开展研究,结合宝钢轧制生产线控制等项目阐述了课题的难点、解决方案和应用成果。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胡建钧经理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报告,在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关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纵深防御的解决方法,并对其安全架构作了具体说明。他指出工业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控制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持续实施,不断改进。
宝钢中央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杜斌教授的“钢铁业后ERP时代两化融合新技术研究”报告,从钢铁业务、信息学科和优化三个角度论述了两化融合新技术,并通过异种炉群调度优化等案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各类结合与拓展是未来两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特征。 泛达网络产品(Panduit)公司梁俊先生的“系统集成之物理层解决方案”报告,详细阐述了网络系统的物理层问题,涉及网络架构、子系统连接、线缆敷设、接地、网络安全等多个方面,给出了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
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事业部黄建民教授的“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称分析”报告,讲述了智能控制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上海电气集团的研发成果,通过对行业下游需求分析,预测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产品技术向高智能化发展。发展对策是提高智能控制器的自主研发水平、促进企业的合资合作和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
上海理工大学王亚刚教授的“无线传感技术在工业过程设备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报告,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网格网络、时间同步通讯、频率跳变等技术作了详细阐述,并例举无线传感器利用超声波信号检测阀门泄漏,可大大减少因阀门泄漏所造成的能源损耗。
三 下午,华东理工大学顾幸生教授的“石油化工过程控制和优化技术”报告,就炼油生产、石化生产和煤化工生产过程控制与优化的关键技术作了全面论述,具体介绍了复杂化工过程、水煤浆气化装置和合成氨—尿素等装置的集成建模与优化控制技术,以及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并对石化生产过程控制和优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甘爽先生的“CC-Link网络基本规范及抗干扰优势”报告,讲述了基于RS485和基于以太网CC-Link的网络结构、层次、类型和主要规格,指出该网络在系统构造、产品设计等方面具有抗干扰优势。
上海大学自动化系刘廷章教授的“大功率LED照明的恒流驱动技术”报告,对大功率LED照明的优点、发展概况和驱动特性作了简要说明,重点阐述LED恒流驱动技术:驱动原理、总体结构,以及难点与对策。还介绍了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图尔克(天津)传感器有限公司杜坦先生的“图尔克RFID产品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报告,讲述了图尔克RFID系统(BLident)原理、相关技术,HF和UHF的解决方案,并例举在汽车行业的成功案例。
HART基金会王骏先生的“HART及其在流程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报告,在回顾HART发展历史和分析HART协议层的基础上,说明几种网络结构和连接方法,指出应利用其智能现场通信能力,获取实时设备状态、诊断和多变量过程信息,以提高系统性能。还介绍了HART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无线HART概况。
专家们对热点技术的精辟分析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的兴趣,会议中和报告之后向专家的提问和讨论显示出交流会的热烈程度。大家认为本次交流会内容新、水平高,与会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四
会议收到来自企业、高校、设计研究单位的论文30余篇,经审核编印成论文集,再将大会报告的PPT文稿汇总成册,两份资料作为会议的交流资料。技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技术在仪表装置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次活动得到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奥德威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交流会组织者愿意借此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学会秘书处感谢委员、会员单位对学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秘书处将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协同开展活动,把学会工作做得更好,为广大自动化技术工作者服务。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应用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仪表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
2012年11月
交流会分别由上海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费敏锐教授和中国自动化学会仪表与装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范铠教授主持。汉诺威展览公司王桦女士致辞,她对出席会议的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学术会议邀请了自动化行业的专家、教授和厂商,论述自动化技术的新进展以及先进控制技术与仪表装置的应用案例和解决方案。11位专家分别对石油化工过程控制、优化技术、钢铁业两化融合新技术、网络系统的设计、控制与优化、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大功率LED照明的恒流驱动、系统集成优化的物理层解决方案、CC-Link网络与HART总线等相关技术,以及RFID在汽车制造业的应用、无线传感系统在工业过程节能减排中的应用等自动化领域中的热点技术作了精彩的演讲,并认真解答了代表们的提问。
二
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胡建钧经理的“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报告,在分析了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关键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了纵深防御的解决方法,并对其安全架构作了具体说明。他指出工业信息安全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在控制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中持续实施,不断改进。
宝钢中央研究院自动化研究所杜斌教授的“钢铁业后ERP时代两化融合新技术研究”报告,从钢铁业务、信息学科和优化三个角度论述了两化融合新技术,并通过异种炉群调度优化等案例说明该技术的应用。他认为,信息技术的各类结合与拓展是未来两化深度融合的必然特征。
上海电气集团自动化事业部黄建民教授的“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现状与对称分析”报告,讲述了智能控制器国内外发展现状和上海电气集团的研发成果,通过对行业下游需求分析,预测智能控制器行业发展空间巨大,产品技术向高智能化发展。发展对策是提高智能控制器的自主研发水平、促进企业的合资合作和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
上海理工大学王亚刚教授的“无线传感技术在工业过程设备节能减排中的应用”报告,对无线传感网络的网格网络、时间同步通讯、频率跳变等技术作了详细阐述,并例举无线传感器利用超声波信号检测阀门泄漏,可大大减少因阀门泄漏所造成的能源损耗。
三
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甘爽先生的“CC-Link网络基本规范及抗干扰优势”报告,讲述了基于RS485和基于以太网CC-Link的网络结构、层次、类型和主要规格,指出该网络在系统构造、产品设计等方面具有抗干扰优势。
上海大学自动化系刘廷章教授的“大功率LED照明的恒流驱动技术”报告,对大功率LED照明的优点、发展概况和驱动特性作了简要说明,重点阐述LED恒流驱动技术:驱动原理、总体结构,以及难点与对策。还介绍了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对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HART基金会王骏先生的“HART及其在流程工业过程自动化中的应用”报告,在回顾HART发展历史和分析HART协议层的基础上,说明几种网络结构和连接方法,指出应利用其智能现场通信能力,获取实时设备状态、诊断和多变量过程信息,以提高系统性能。还介绍了HART应用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无线HART概况。
专家们对热点技术的精辟分析引起与会代表的极大的兴趣,会议中和报告之后向专家的提问和讨论显示出交流会的热烈程度。大家认为本次交流会内容新、水平高,与会者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路。
四
会议收到来自企业、高校、设计研究单位的论文30余篇,经审核编印成论文集,再将大会报告的PPT文稿汇总成册,两份资料作为会议的交流资料。技术论文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新技术在仪表装置及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本次活动得到汉诺威米兰展览(上海)有限公司、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奥德威工业自动化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三菱电机自动化(中国)有限公司的支持。交流会组织者愿意借此机会表达对他们的感谢。
学会秘书处感谢委员、会员单位对学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秘书处将充分听取大家的建议,协同开展活动,把学会工作做得更好,为广大自动化技术工作者服务。
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计算机化工应用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应用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自动化学会自动化仪表及其应用专业委员会
2012年11月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