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制造业合作呼声加强中国-东盟携手共赢
- 2012/10/13 13:34:33 22031
- 来源:机经网
摘要: 近年来,有关“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的合作与竞争话题越来越吸引行业人士的关注。东盟制造业崛起似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制造业资本由中国向东盟国家转移渐成趋势,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经受“东盟制造”的挑战。
近年来,有关“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的合作与竞争话题越来越吸引行业人士的关注。东盟制造业崛起似乎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制造业资本由中国向东盟国家转移渐成趋势,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正在经受“东盟制造”的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9月22日,在第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了“中国—东盟先进制造业发展论坛”。论坛以“合作、进步、共赢”为主题,旨在探讨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先进制造业合作的方向和路径。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主管部门、产业界、学术界、大型企业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并不互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值规模已位居世界。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在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过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业正遭受美欧的“压”和新兴经济体的“挤”,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大了我国走进“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中低端产品制造方面,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利用其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紧与中国在传统市场展开竞争。
有这些现实性因素摆在眼前,“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似乎是冤家路窄,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并非如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上述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与东盟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并非互斥关系,加强制造业行业对接和合作,是实现自贸区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苏波在演讲中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任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和东盟各国既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兴起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不利影响持续、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着力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共同目标。
“南宁倡议”
当天的论坛开创性地通过了“共同促进中国与东盟先进制造业合作发展南宁倡议”。倡议称,中国—东盟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的相关环境,健全产业合作的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和制造业信息交流,共同推进合作产业园区建设。
苏波在论坛上强调,深化中国与东盟先进制造业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中国与东盟是近邻,经济互补性强,在机械装备、船舶、冶金有色、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造纸家具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合作条件和基础。充分依托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深化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也是实现自贸区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在论坛上表示,深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中国—东盟双方资源和产业互补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
近年来,广西和东盟各国在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据杨道喜介绍,玉柴、柳工、东风柳汽等广西企业在东盟国家日益发展壮大,新加坡丰益、印尼金光集团等100多家东盟企业在广西设立外资公司,不断深化的产业合作促进了双方资本、货物、人员的流动,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本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面对“东盟制造”崛起带来的危机感,有不少行业专家认为,这将是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机,双方制造业合作存在广阔前景。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企业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做了不少的工作。
以柳工为例,在本次论坛上,该公司董事长王晓华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演讲。据其介绍,多年以来,柳工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已经在东盟地区成立13家经销商、近3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范围辐射整个东南亚区域,产品在东盟国家也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出口份额年年攀升,年销量超过1500台。在今年国内市场低迷的态势下,柳工出口东盟国家整机依然保持增长,1-9月份共出口1300多台,同比增长25%。
柳工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亚太子公司总经理李东春向媒体介绍说:“目前,公司装载机、挖掘机以及压路机在东盟大部分国家已经站稳脚跟,下一步公司将进行价值链的延伸,产品方面以装载机为主,挖掘机和压路机为辅,慢慢扩伸至公司其他类产品。其次,柳工要在当地扎根做服务,提供配件支持、技术支持,并加强售后服务等,把在当地市场的基础打得更牢。”
柳工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际上,东盟国家市场一直是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出口的主力市场,很多企业都把这一市场当做经营重点。中国与东盟双方制造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是时代的需要,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此背景之下,9月22日,在第9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联合主办了“中国—东盟先进制造业发展论坛”。论坛以“合作、进步、共赢”为主题,旨在探讨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先进制造业合作的方向和路径。来自中国和东盟国家工业主管部门、产业界、学术界、大型企业的400多名代表参加了论坛。
“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并不互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产值规模已位居世界。但是不可否认,中国制造业在竞争力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当前,过度依赖外需的中国制造业正遭受美欧的“压”和新兴经济体的“挤”,传统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为继,加大了我国走进“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在中低端产品制造方面,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盟国家利用其更加廉价的劳动力优势,加紧与中国在传统市场展开竞争。
有这些现实性因素摆在眼前,“中国制造”与“东盟制造”似乎是冤家路窄,但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并非如此。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上述论坛上明确表示:“中国与东盟在发展制造业方面并非互斥关系,加强制造业行业对接和合作,是实现自贸区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苏波在演讲中指出,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是中国与东盟的共同任务。未来一段时期,中国和东盟各国既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刻调整、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兴起所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不利影响持续、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强化等一系列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着力推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智能发展,加快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的先进制造业,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已成为中国与东盟的共同目标。
“南宁倡议”
当天的论坛开创性地通过了“共同促进中国与东盟先进制造业合作发展南宁倡议”。倡议称,中国—东盟要进一步完善产业合作的相关环境,健全产业合作的机制,加强重点领域的投资合作和制造业信息交流,共同推进合作产业园区建设。
苏波在论坛上强调,深化中国与东盟先进制造业合作具有广阔前景。中国与东盟是近邻,经济互补性强,在机械装备、船舶、冶金有色、电子信息、家用电器、食品医药、纺织服装、造纸家具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合作条件和基础。充分依托自贸区建设的有利条件,深化以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这也是实现自贸区互利共赢的必然选择。
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杨道喜在论坛上表示,深化产业尤其是制造业的合作,有利于发挥中国—东盟双方资源和产业互补性,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配置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共同体。
近年来,广西和东盟各国在产业尤其是制造业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入。据杨道喜介绍,玉柴、柳工、东风柳汽等广西企业在东盟国家日益发展壮大,新加坡丰益、印尼金光集团等100多家东盟企业在广西设立外资公司,不断深化的产业合作促进了双方资本、货物、人员的流动,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为本区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倒逼“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面对“东盟制造”崛起带来的危机感,有不少行业专家认为,这将是倒逼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良机,双方制造业合作存在广阔前景。可喜的是,已经有不少企业看到了这一点,并且做了不少的工作。
以柳工为例,在本次论坛上,该公司董事长王晓华出席并发表了题为《打造先进制造业》的演讲。据其介绍,多年以来,柳工积极开拓东盟国家市场,已经在东盟地区成立13家经销商、近30个销售和服务网点。范围辐射整个东南亚区域,产品在东盟国家也保持着良好的市场口碑,出口份额年年攀升,年销量超过1500台。在今年国内市场低迷的态势下,柳工出口东盟国家整机依然保持增长,1-9月份共出口1300多台,同比增长25%。
柳工营销事业部副总经理兼亚太子公司总经理李东春向媒体介绍说:“目前,公司装载机、挖掘机以及压路机在东盟大部分国家已经站稳脚跟,下一步公司将进行价值链的延伸,产品方面以装载机为主,挖掘机和压路机为辅,慢慢扩伸至公司其他类产品。其次,柳工要在当地扎根做服务,提供配件支持、技术支持,并加强售后服务等,把在当地市场的基础打得更牢。”
柳工可以说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实际上,东盟国家市场一直是中国机械装备制造业出口的主力市场,很多企业都把这一市场当做经营重点。中国与东盟双方制造业的合作与交流不断加强,对于先进制造业而言,是时代的需要,是机遇也是挑战。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