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院士现场对话温州企业家
- 2012/10/9 13:58:53 21103
- 来源:仪表网
摘要: 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企业转型升级遇瓶颈……眼下,温州民企遭遇不少困惑难题,怎样才能突破现状,实现温州实体经济再创辉煌?
外部经济环境不景气、生产成本节节攀升、企业转型升级遇瓶颈……眼下,温州民企遭遇不少困惑难题,怎样才能突破现状,实现温州实体经济再创辉煌?
“两院”8位院士9月21日齐聚“院士、市长、企业家面对面”活动,就企业家面对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他们希望温州企业家保持信心,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建设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勉励“富二代”用好科技的法宝勇于超越“富一代”。
如何转型升级——
重点在科技创新
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正在渐渐消失,转型升级成为不少企业求生存的必由之路,但如何转型成为一大困惑。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翼的问题是,温州传统产业很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首先发言:温州传统产业模式亟待转变为现代化模式。转型中,“富二代”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和基础,利用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科技手段,创新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使企业更加年轻化,这样才能驾驭企业超越“富一代”。
他同时表示,创新首先要充分、全面地审视形势,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要抓得住关键,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以现在很红的新能源领域为例,不仅投入的成本高且对自然条件要求高,如果没有抓准很难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渭康在谈到创新时说:“不要把创新科研想得太神秘,不是一定要拿诺贝尔奖才是创新,实实在在做好新产品就是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启虎认为,民企转型重在科技,只有科技才能帮助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但中小企业要完全靠自己走创新之路很难,政府一定要多扶持这样的企业。
如何“嫁接”产学研——
建立第三方咨询机构
对话现场,乐清市科协副主席夏振乐提问说,企业技术要转型升级,找不到对口的专家,而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找不到企业对接,为此,政府、企业应该做哪些工作实现产学研顺畅对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认为,目前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对接确实有一些难题,中间缺乏一个“嫁接”环节。“中介机构对企业类型以及需求进行归纳与分类,便于整合资源给企业使用;单独的一家企业往往对市场、项目、风险等的判断缺乏专业知识,也需要交给专业机构来做。”建议由政府引导建立中介平台,将科研院校创新成果传递给企业共享。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也认为,中介咨询机构很重要。“中小企业要想有完备的科技力量几乎不可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咨询机构,为企业服务。从市场、科技、民生、政策、化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与建议,这样高校、企业、中介机构都能做自己该做且擅长做的事,提率。”建议政府、企业探索在研究和生产主体之间建立“第三产业”。这方面“科协”组织可以很有作为,政府应该支持投入。
能否“”外企——
不要迷信一步登天
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培清提出,在经济形势不够乐观的当下,欧美不少化工企业正纷纷倒闭,是否是的好时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说:“不要以为兼并外国公司就是走向世界的捷径。”他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意欲收购外国公司或与其合作时,要进行充分客观、可行性的调查,慎重,掂量自己的资格和实力,不能稀里糊涂就和外国企业“订婚”。因为像“白求恩”这样的外企不多,他们肯定自己有利益才找你做买卖,如果一着不慎,就会白白投钱买回一堆“废铜烂铁”。不要迷信一步登天,那样是成不了世界企业的。创新要靠自己两条腿踏踏实实走出来。
怎解人才瓶颈——
栽好梧桐引凤来
人才是当前温州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渴求的要素。温州市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贤俊、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飞都问到了企业人才不足的困惑,求教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义燧说,目前中国的大学相对国外还是偏少,而且学生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产学研难以有效结合。温州缺乏应用性为主的大学,难以培养足够且好用的人才。企业要引进人才,就得做好接纳人才的准备,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创造吸引人才的好待遇以及发展空间。并且,企业人才光靠引进还是不行的,关键要自己培养人才,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可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同培养自己的人才。
“两院”8位院士9月21日齐聚“院士、市长、企业家面对面”活动,就企业家面对的问题给予答疑解惑。他们希望温州企业家保持信心,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建设现代化科技型企业,勉励“富二代”用好科技的法宝勇于超越“富一代”。
如何转型升级——
重点在科技创新
温州劳动密集型企业原有的发展优势正在渐渐消失,转型升级成为不少企业求生存的必由之路,但如何转型成为一大困惑。星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徐翼的问题是,温州传统产业很多,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哪里?
中国工程院院士汪槱生首先发言:温州传统产业模式亟待转变为现代化模式。转型中,“富二代”要发扬自己的长处和基础,利用信息化、电子商务等科技手段,创新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使企业更加年轻化,这样才能驾驭企业超越“富一代”。
他同时表示,创新首先要充分、全面地审视形势,广泛深入地调查研究,要抓得住关键,不能盲目地一哄而上,“以现在很红的新能源领域为例,不仅投入的成本高且对自然条件要求高,如果没有抓准很难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渭康在谈到创新时说:“不要把创新科研想得太神秘,不是一定要拿诺贝尔奖才是创新,实实在在做好新产品就是创新。”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启虎认为,民企转型重在科技,只有科技才能帮助企业增加产品附加值。但中小企业要完全靠自己走创新之路很难,政府一定要多扶持这样的企业。
如何“嫁接”产学研——
建立第三方咨询机构
对话现场,乐清市科协副主席夏振乐提问说,企业技术要转型升级,找不到对口的专家,而科研院校的科技成果找不到企业对接,为此,政府、企业应该做哪些工作实现产学研顺畅对接?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认为,目前企业和高校的科研对接确实有一些难题,中间缺乏一个“嫁接”环节。“中介机构对企业类型以及需求进行归纳与分类,便于整合资源给企业使用;单独的一家企业往往对市场、项目、风险等的判断缺乏专业知识,也需要交给专业机构来做。”建议由政府引导建立中介平台,将科研院校创新成果传递给企业共享。
无独有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泽也认为,中介咨询机构很重要。“中小企业要想有完备的科技力量几乎不可能,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咨询机构,为企业服务。从市场、科技、民生、政策、化等多方面,为企业提供咨询与建议,这样高校、企业、中介机构都能做自己该做且擅长做的事,提率。”建议政府、企业探索在研究和生产主体之间建立“第三产业”。这方面“科协”组织可以很有作为,政府应该支持投入。
能否“”外企——
不要迷信一步登天
浙江长城减速机有限公司董事长虞培清提出,在经济形势不够乐观的当下,欧美不少化工企业正纷纷倒闭,是否是的好时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饶芳权说:“不要以为兼并外国公司就是走向世界的捷径。”他认为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在意欲收购外国公司或与其合作时,要进行充分客观、可行性的调查,慎重,掂量自己的资格和实力,不能稀里糊涂就和外国企业“订婚”。因为像“白求恩”这样的外企不多,他们肯定自己有利益才找你做买卖,如果一着不慎,就会白白投钱买回一堆“废铜烂铁”。不要迷信一步登天,那样是成不了世界企业的。创新要靠自己两条腿踏踏实实走出来。
怎解人才瓶颈——
栽好梧桐引凤来
人才是当前温州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渴求的要素。温州市维日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贤俊、泰昌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鹏飞都问到了企业人才不足的困惑,求教如何解决这个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孙义燧说,目前中国的大学相对国外还是偏少,而且学生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产学研难以有效结合。温州缺乏应用性为主的大学,难以培养足够且好用的人才。企业要引进人才,就得做好接纳人才的准备,为他们创造好的条件,创造吸引人才的好待遇以及发展空间。并且,企业人才光靠引进还是不行的,关键要自己培养人才,这样才能良性循环。可由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验室,共同培养自己的人才。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