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家仪器CEO:看好TD技术前景
- 2012/9/12 8:59:16 21003
- 来源:EEWORLD
摘要: 9月10日上午消息,近日,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简称NI)创始人JamesTruchard博士,NI移动设备测试行业副总裁DavidLoadman和NI射频产品研发部副总裁JinBains做客由新浪科技携手TD技术论坛联合举行的TD高层系列访谈,TD技术论坛的时光秘书长作为主持人对几位嘉宾进行了专访。
9月10日上午消息,近日,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Instruments,简称NI)创始人JamesTruchard博士,NI移动设备测试行业副总裁DavidLoadman和NI射频产品研发部副总裁JinBains做客由新浪科技携手TD技术论坛联合举行的TD高层系列访谈,TD技术论坛的时光秘书长作为主持人对几位嘉宾进行了专访。
以下为访谈实录:
持续投入TD赋予创新更大空间
时光:非常感谢NI接受本次访谈邀请,也非常高兴在由TD技术论坛与新浪科技合办的TD高层访谈中与各位交流,这个高层访谈系列已经举办了5年,先后有近30位世界公司的高管接受我们的专访,拥有百万量级的读者群。当前,TD产业推进聚焦在几个环节上,测试测量领域是其中之一。我想您今天代表NI所发表的意见,正是我们许多人所关心的。
对于中国通信测试设备市场的大部分客户来说,NI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可否对贵公司先做一个介绍?
JamesTruchard:NI创立于1976年,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在4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公司。NI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提率、加速创新和探索。目前有35,000多家公司在使用NI平台进行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创新。NI一直都很重视创新,每年都将公司年收入的16%投入到研发之中,在这一点上于同类公司。NI也一直坚持以员工关怀和企业文化为我们成功的核心,已经连续13年获得美国《财富》杂志授予的“雇主”的称号。
时光:那NI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JamesTruchard:1998年,NI在上海成立了海外家研发中心,NI中国初步成立。十几年间,NI中国不断努力以跨国公司的实力为本地用户提供具有创新性且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如今,NI中国发展迅速,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市场、销售到技术支持及售后等的服务。
时光:作为通信测试设备市场的“新进入者”,NI在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市场策略?
JamesTruchard:在介绍市场策略之前,我想先谈谈NI整体的企业风格。相对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来说,测试测量是个比较保守的行业,但NI却是行业里的开拓者和创新者,革命性的提出了“软件就是仪器”的概念,开拓了模块化仪器这一新领域,并用软件二次开发的方式赋予了工程师更多的自主权,这对于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事实上,NI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贯处于业界的位置,是自动化测试领域的与创新者。
因此,对于中国通信市场来说,NI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进入者。中国市场既包括了本土研发本土制造的中国厂商,也包括了总部在他国但制造地在中国的厂商。
对于中国本土厂商来说,随着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比如LTE和802.11ac的推广,将产生新一轮的投资和技术需求,对于这些新的起跑线,NI将抓住机遇,推出适应于自主研发需求的模块化构架平台和产品,为中国本土厂商的自主创新和崛起共同发力。
对于厂商来说,NI在欧美市场已经同他们有了很好的合作,并且也在这些厂商的制造产业中有相当的应用,通过高ROI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本地化的服务与支持、化的协调与合作,NI希望能和这些厂商在中国的生产制造基地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
时光:是什么契机让NI选择这样的时间点开始关注并投入到TD领域,NI在中国有什么具体的部署和计划吗?
DavidLoadman:NI一直非常注重中国本地化的发展,并且积极参与本地行业组织与协会的合作。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NI一直不断投入研发资源以支持新的协议与标准,包括TD-LTE。
为了支持TD领域的发展,NI在中国有专门的工程师负责通信和射频测试领域的市场策略和本地化推广。此外,NI中国在西安成立了系统工程部,有一组专业的系统工程师负责为本地客户开发解决方案并提供现场支持。
除了和欧美芯片厂商的合作以外,NI也正在积极与中国/中国台湾的芯片厂商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其芯片方案的终端测试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模块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优势在于保持摩尔定律节奏
时光:中国的产业机构正在发生变化,高科技制造业的投入比重增加,尤其是电子、通信等领域,超过65%的相关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通信领域的传统仪器厂商,比如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与之相比,NI的市场定位和优势如何体现?有什么策略?
JamesTruchard:我们的策略就是使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客户更成功(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产品能在设计初期就进行验证,可以进行原型开发。由于软件的灵活性,可以很快地升级通信协议。此外,借助摩尔定律,我们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我们给中国的客户同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的产品,使他们能更方便地开发出高性能产品。
JinBains:我来补充一下。摩尔定律为人所熟知,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科技进步的速度,相对于半导体技术和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传统测试仪器并没有跟上摩尔定律的节奏。得益于ADC、FPGA和处理器技术,NI所倡导的软件定义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赶上了摩尔定律的步伐——其尺寸、价格和功耗的减少均可达10倍以上。NI近日发布的首台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ectorSignalTransceiver,简称VST)堪为典范。它是全新的软件完全自定义仪器,可以使用LabVIEW软件对FPGA编程来定义仪器功能。以软件为中心的架构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软件会在仪器中扮演核心作用,将革命性地改变工程师进行射频设计和测试的方式。
DavidLoadman:对于电子、通信等高科技制造,NI提供了模块化构架、易于扩展和升级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适应于快速发展的技术、不断演进的协议,保护生产制造厂商的设备投资。对于不断升级的电子与通信产品,生产制造厂商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或者个别模块的调整,快速适应新的产品线,而无须重新购买新的测试系统。更重要的是,NI所提供的是一个用户自定义、一站式的测试系统——除了射频测试以外,NI能够为音视频、数字接口、摄像头、按键等相关性能测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支持多个被测设备的并行测试。
更进一步地说,NI产品可以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于从研发验证到生产测试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产制造测试的用户来说,有两点对于射频性能测试非常重要:一是性与可重复性。在这一方面,NI自信比同行们做的更为。二是测试速度与功耗。测试速度和产量直接相关,重要性不用多说。和传统仪器相比,NI平台能够显著提升测试速度,缩短测试时间。功耗低意味着散热少,也就意味着更加的测试。NIVST的功耗仅为50多瓦。
时光:我们可以认为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ST是虚拟仪器技术革命的新开端吗?
JamesTruchard:是的,特别是在RF测试领域。初,我们引入了FPGA,然后改进了针对RF测试应用的软件,接收了很多反馈并做出了修改,经过这一系列不懈努力,终于推出了VST。这也是我们十五年持续投资的结果。
未来将继续加深对中国理解
时光:除了生产测试,NI产品也可以应用于研发验证。对于研发方面,NI会选择什么角度作为市场切入点?
JinBains:NI提供的是软件可二次开发的模块化平台,配置灵活,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在今年NIWeek新闻发布会上,NI在射频领域的客户——QualcommAtheros公司也提到,“NI产品的灵活性和到管脚的控制对于保持尽可能的射频测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自由度和灵活性,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试吞吐量。”
“到管脚的控制”指的是对于FPGA的编程开发。很多仪器厂商已经意识到了FPGA在射频通信领域的优势,但是FPGA的编程开发是个难点,因为需要考虑定点的问题。NI投入了非常大的研发力量来帮助工程师们简化这一过程,使得他们不需要掌握VHDL,也能对FPGA进行编程。
时光: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对于关键产品的测试,都需要考虑IP保护的问题。NI提供了可二次开发的平台,供他们自行开发测试系统,就不用担心IP泄漏的问题了。
DavidLoadman:您说的很对。比如中国主导的TD-SCDMA标准,在研究、设立的初期还没有商用测试系统,这极大的阻碍了标准的推广和商业化,NI平台能够给这些标准的验证和测试提供很好的支撑。通过FPGA和可供二次开发的软件,研究人员在标准的起始阶段就能自行设计仪器的功能,开发相应的测试系统,加速研发和市场化的进程。
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NI平台支持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也很希望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了解各类客户的需求。
时光:无论生产测试还是研发验证,除了灵活性、测量速度、可二次开发之外,产品的性能与指标是一切的基础,这方面您的同行都做得不错,NI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JinBains:NI是一个非常注重长期策略的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重远超我们的同行。甚至在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NI非但没有裁员,还“趁机”招揽了一大批业界级水平的射频设备研发人员,在加州SantaRosa建立了RF研发中心。
在去年的NIWeek,NI所展示的PXI-5665矢量信号分析仪,其性能指标优于Agilent及R&S的同类设备。
今年的NIWeek,NI发布了首台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ectorSignalTransceiver,简称VST),在体积和功耗更小的情况下,其EVM指标比业界主流平台优越3dB甚至更多。
NI也正在与一些行业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测试新的无线通信芯片与设备。今年年初,NI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支持LTE(TDD,FDD),LTE-Advanced,802.11ac等各种无线通信协议的新测试解决方案。NI也将会在中国国内投入更多的资源、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NI对无线测试领域的本地化推进和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时光:今天非常高兴,看到像NI这么的公司在加入和支持我们TD产业的建设,欢迎NI成为TD技术论坛的成员。正如您所说,NI不仅仅是为TD提供了技术、产品和资源上的支持,这也是对TD产业有信心以及对TD未来发展抱定信念的一种表示。从越来越多加入TD阵营的公司身上,我们也看到TD在中国、在舞台上的远大前程。论坛将尽全力帮助NI公司在中国TD产业上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JamesTruchard:谢谢!
以下为访谈实录:
持续投入TD赋予创新更大空间
时光:非常感谢NI接受本次访谈邀请,也非常高兴在由TD技术论坛与新浪科技合办的TD高层访谈中与各位交流,这个高层访谈系列已经举办了5年,先后有近30位世界公司的高管接受我们的专访,拥有百万量级的读者群。当前,TD产业推进聚焦在几个环节上,测试测量领域是其中之一。我想您今天代表NI所发表的意见,正是我们许多人所关心的。
对于中国通信测试设备市场的大部分客户来说,NI并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可否对贵公司先做一个介绍?
JamesTruchard:NI创立于1976年,总部设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奥斯汀市,在40多个国家及地区设有分公司。NI一直致力于为工程师和科学家提供各种工具来提率、加速创新和探索。目前有35,000多家公司在使用NI平台进行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创新。NI一直都很重视创新,每年都将公司年收入的16%投入到研发之中,在这一点上于同类公司。NI也一直坚持以员工关怀和企业文化为我们成功的核心,已经连续13年获得美国《财富》杂志授予的“雇主”的称号。
时光:那NI是什么时候进入中国的呢?
JamesTruchard:1998年,NI在上海成立了海外家研发中心,NI中国初步成立。十几年间,NI中国不断努力以跨国公司的实力为本地用户提供具有创新性且的工具和解决方案。如今,NI中国发展迅速,可以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市场、销售到技术支持及售后等的服务。
时光:作为通信测试设备市场的“新进入者”,NI在中国制定了什么样的市场策略?
JamesTruchard:在介绍市场策略之前,我想先谈谈NI整体的企业风格。相对飞速发展的电子科技来说,测试测量是个比较保守的行业,但NI却是行业里的开拓者和创新者,革命性的提出了“软件就是仪器”的概念,开拓了模块化仪器这一新领域,并用软件二次开发的方式赋予了工程师更多的自主权,这对于积极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来说,意义尤为重大。事实上,NI从1998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一贯处于业界的位置,是自动化测试领域的与创新者。
因此,对于中国通信市场来说,NI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新进入者。中国市场既包括了本土研发本土制造的中国厂商,也包括了总部在他国但制造地在中国的厂商。
对于中国本土厂商来说,随着下一代通信技术的演进,比如LTE和802.11ac的推广,将产生新一轮的投资和技术需求,对于这些新的起跑线,NI将抓住机遇,推出适应于自主研发需求的模块化构架平台和产品,为中国本土厂商的自主创新和崛起共同发力。
对于厂商来说,NI在欧美市场已经同他们有了很好的合作,并且也在这些厂商的制造产业中有相当的应用,通过高ROI的自动化测试系统、本地化的服务与支持、化的协调与合作,NI希望能和这些厂商在中国的生产制造基地拓展更深层次的合作,进一步增加市场占有率。
时光:是什么契机让NI选择这样的时间点开始关注并投入到TD领域,NI在中国有什么具体的部署和计划吗?
DavidLoadman:NI一直非常注重中国本地化的发展,并且积极参与本地行业组织与协会的合作。特别是在移动通信领域,NI一直不断投入研发资源以支持新的协议与标准,包括TD-LTE。
为了支持TD领域的发展,NI在中国有专门的工程师负责通信和射频测试领域的市场策略和本地化推广。此外,NI中国在西安成立了系统工程部,有一组专业的系统工程师负责为本地客户开发解决方案并提供现场支持。
除了和欧美芯片厂商的合作以外,NI也正在积极与中国/中国台湾的芯片厂商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针对其芯片方案的终端测试系统,为客户提供高性能、模块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优势在于保持摩尔定律节奏
时光:中国的产业机构正在发生变化,高科技制造业的投入比重增加,尤其是电子、通信等领域,超过65%的相关产品都是在中国制造。通信领域的传统仪器厂商,比如安捷伦、罗德与施瓦茨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有很强的行业影响力,与之相比,NI的市场定位和优势如何体现?有什么策略?
JamesTruchard:我们的策略就是使我们的竞争对手的客户更成功(因为他们也是我们的客户)。我们产品能在设计初期就进行验证,可以进行原型开发。由于软件的灵活性,可以很快地升级通信协议。此外,借助摩尔定律,我们能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我们给中国的客户同全世界其他地区一样的产品,使他们能更方便地开发出高性能产品。
JinBains:我来补充一下。摩尔定律为人所熟知,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科技进步的速度,相对于半导体技术和电子产品的飞速发展,传统测试仪器并没有跟上摩尔定律的节奏。得益于ADC、FPGA和处理器技术,NI所倡导的软件定义的模块化自动测试系统赶上了摩尔定律的步伐——其尺寸、价格和功耗的减少均可达10倍以上。NI近日发布的首台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ectorSignalTransceiver,简称VST)堪为典范。它是全新的软件完全自定义仪器,可以使用LabVIEW软件对FPGA编程来定义仪器功能。以软件为中心的架构开拓了一个新的时代,软件会在仪器中扮演核心作用,将革命性地改变工程师进行射频设计和测试的方式。
DavidLoadman:对于电子、通信等高科技制造,NI提供了模块化构架、易于扩展和升级的自动化测试平台,能够适应于快速发展的技术、不断演进的协议,保护生产制造厂商的设备投资。对于不断升级的电子与通信产品,生产制造厂商可以通过软件编程或者个别模块的调整,快速适应新的产品线,而无须重新购买新的测试系统。更重要的是,NI所提供的是一个用户自定义、一站式的测试系统——除了射频测试以外,NI能够为音视频、数字接口、摄像头、按键等相关性能测试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并且能够支持多个被测设备的并行测试。
更进一步地说,NI产品可以跨平台、跨行业、跨领域的应用于从研发验证到生产测试的各个环节。
对于生产制造测试的用户来说,有两点对于射频性能测试非常重要:一是性与可重复性。在这一方面,NI自信比同行们做的更为。二是测试速度与功耗。测试速度和产量直接相关,重要性不用多说。和传统仪器相比,NI平台能够显著提升测试速度,缩短测试时间。功耗低意味着散热少,也就意味着更加的测试。NIVST的功耗仅为50多瓦。
时光:我们可以认为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ST是虚拟仪器技术革命的新开端吗?
JamesTruchard:是的,特别是在RF测试领域。初,我们引入了FPGA,然后改进了针对RF测试应用的软件,接收了很多反馈并做出了修改,经过这一系列不懈努力,终于推出了VST。这也是我们十五年持续投资的结果。
未来将继续加深对中国理解
时光:除了生产测试,NI产品也可以应用于研发验证。对于研发方面,NI会选择什么角度作为市场切入点?
JinBains:NI提供的是软件可二次开发的模块化平台,配置灵活,提高了测试的灵活性。在今年NIWeek新闻发布会上,NI在射频领域的客户——QualcommAtheros公司也提到,“NI产品的灵活性和到管脚的控制对于保持尽可能的射频测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为我们带来了自由度和灵活性,并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测试吞吐量。”
“到管脚的控制”指的是对于FPGA的编程开发。很多仪器厂商已经意识到了FPGA在射频通信领域的优势,但是FPGA的编程开发是个难点,因为需要考虑定点的问题。NI投入了非常大的研发力量来帮助工程师们简化这一过程,使得他们不需要掌握VHDL,也能对FPGA进行编程。
时光: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公司对于关键产品的测试,都需要考虑IP保护的问题。NI提供了可二次开发的平台,供他们自行开发测试系统,就不用担心IP泄漏的问题了。
DavidLoadman:您说的很对。比如中国主导的TD-SCDMA标准,在研究、设立的初期还没有商用测试系统,这极大的阻碍了标准的推广和商业化,NI平台能够给这些标准的验证和测试提供很好的支撑。通过FPGA和可供二次开发的软件,研究人员在标准的起始阶段就能自行设计仪器的功能,开发相应的测试系统,加速研发和市场化的进程。
我们非常希望能够通过NI平台支持中国企业自主研发和创新。中国市场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们也很希望进一步加深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了解各类客户的需求。
时光:无论生产测试还是研发验证,除了灵活性、测量速度、可二次开发之外,产品的性能与指标是一切的基础,这方面您的同行都做得不错,NI在这方面做得如何?
JinBains:NI是一个非常注重长期策略的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重远超我们的同行。甚至在2009年遭遇金融危机的情况下,NI非但没有裁员,还“趁机”招揽了一大批业界级水平的射频设备研发人员,在加州SantaRosa建立了RF研发中心。
在去年的NIWeek,NI所展示的PXI-5665矢量信号分析仪,其性能指标优于Agilent及R&S的同类设备。
今年的NIWeek,NI发布了首台射频矢量信号收发仪(VectorSignalTransceiver,简称VST),在体积和功耗更小的情况下,其EVM指标比业界主流平台优越3dB甚至更多。
NI也正在与一些行业的合作伙伴展开合作测试新的无线通信芯片与设备。今年年初,NI在巴塞罗那举办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展示了支持LTE(TDD,FDD),LTE-Advanced,802.11ac等各种无线通信协议的新测试解决方案。NI也将会在中国国内投入更多的资源、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NI对无线测试领域的本地化推进和发展的重视程度是相当高的。
时光:今天非常高兴,看到像NI这么的公司在加入和支持我们TD产业的建设,欢迎NI成为TD技术论坛的成员。正如您所说,NI不仅仅是为TD提供了技术、产品和资源上的支持,这也是对TD产业有信心以及对TD未来发展抱定信念的一种表示。从越来越多加入TD阵营的公司身上,我们也看到TD在中国、在舞台上的远大前程。论坛将尽全力帮助NI公司在中国TD产业上的持续创新和发展。
JamesTruchard:谢谢!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