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业十二五目标产值14万亿 领域将成热点
- 2012/3/23 17:22:50 9389
- 来源:仪表网
摘要:
石化行业“十二五”蓝图日渐清晰。根据工信部近日下发的《石化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到2015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达14万亿元左右。此外,工信部还对石化、烯烃、化肥等细分领域做出详细规划。
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蕴含大量的产业机会,其前沿领域和重点发展领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前景14万亿产值预示行业景气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全行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5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4万亿元左右。
《规划》同时还要求,到2015年,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石油路线乙烯装置平均规模由每年54万吨提高至70万吨,氮肥、农药、氯碱、纯碱、电石、轮胎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从6个增至10个;烯烃原料多元化率由目前约5%提高至20%,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的氮肥产能比例由10%提高至30%,低阶煤和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烯烃国内保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教授王黎表示,从宏观层面看,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蕴含大量的产业机会。他解释说,“十一五”期末石化行业总产值为7.64万亿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行业总产值将达14万亿元。这意味着,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较快的增速,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整个行业仍将处在高速增长期。因此,石化行业具有可观的投资前景。
工信部材料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和消费大国,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未来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品有:成品油、天然气、钾肥等能源资源类产品;烯烃、轻烃、对二甲苯、己内酰胺等国内产能不足的原料类产品;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及专业化学品。
王黎进一步分析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化工行业为国民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能源、基础原材料及农用化学品等原材料,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科技以及百姓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而目前国民经济中的绝大多数产业都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这意味着未来对化工原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机遇石化将成投资热点
《规划》提出,基础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单体等13个领域作为“十二五”期间的石化化工产品发展重点;同时还公布了烯烃工业、化肥工业、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工业四个子规划。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重点领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十二五’期间,较之烧碱、纯碱、氮肥等传统产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更快一些,这与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产品结构性矛盾是相关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我国很多传统石化产品的产能基本饱和,有些甚至相对过剩,比如尿素、纯碱、烧碱、电石等传统化工产品的产能大于市场需求,而且很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化工新材料、新型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一些产品比较短缺,进口量比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2010年,我国合成氨、甲醇和电石产能分别占产能的35%、50%和97%。而部分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和产品却主要依赖进口,化工新材料及部分单体缺口严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高性能纤维总体保障能力不足50%。
对于石化化工领域的产业机会,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靳立分析说,《规划》中确定的基础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单体,以及工程塑料、新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十三类石化化工产品,产业前景相当可观,在建筑、航空、航天、军事、通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仅新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等产品,在欧美等国市场的年需求就有40亿欧元之巨。因此,可以判断中国对这些化工工业产品的需求很大,而相关领域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王黎认为,烯烃工业、化肥工业、农药工业是石化领域的基础及核心产业,但均以原油为原料,随着油价的大幅攀升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这些领域正面临全面产业升级。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已经开始相关升级工程,并逐渐形成新投资热点。而《规划》中则提出了煤制烯烃等工程,有望大大提升上述三大工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而相关领域也将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策略选择高技术远离高耗能
《规划》用了大量篇幅叙述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其中包括: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8%、10%、10%,炼油装置原油加工能耗低于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燃动能耗低于857千克标准煤/吨,合成氨装置平均综合能耗低于1350千克标准煤/吨。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这些约束性指标将对行业中的相关领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企业需要在生产工艺、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加大投入,生产成本肯定会相应增加。对电石、农药、化肥等节能减排和环境风险比较大的产业来说,这些约束性指标的影响将更大。”胡迁林表示。但他同时指出,这些约束性指标对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投资界人士则认为,约束性指标的提出,其实是给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投资指导策略,即“选择高技术,远离高耗能”。
美国投资机构ColumbiaCapital投资经理张超分析说,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目标非常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石化,并以各类约束性指标逐步淘汰落后和高耗能产能。相应地,在投资时应选择具有巨大需求、高附加值的高技术领域,而远离各种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项目。
张超认为,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是大势所趋,既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支持,又容易得到政府的财税等政策扶持,有助于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不过,靳立提示,尽管化工领域市场前景好、投资收益大,但前期研究投入巨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应尽量选择已完成前期研发、市场需求明确且增长稳定的项目。
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蕴含大量的产业机会,其前沿领域和重点发展领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前景14万亿产值预示行业景气
《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全行业经济总量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总产值年均增长13%左右;到2015年,石化和化学工业总产值增长到14万亿元左右。
《规划》同时还要求,到2015年,全国炼厂平均规模超过600万吨/年,石油路线乙烯装置平均规模由每年54万吨提高至70万吨,氮肥、农药、氯碱、纯碱、电石、轮胎等行业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全行业销售收入过千亿元企业从6个增至10个;烯烃原料多元化率由目前约5%提高至20%,采用先进煤气化技术的氮肥产能比例由10%提高至30%,低阶煤和低品位矿产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烯烃国内保障能力保持合理水平。
对此,美国加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专业教授王黎表示,从宏观层面看,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蕴含大量的产业机会。他解释说,“十一五”期末石化行业总产值为7.64万亿元,根据《规划》,“十二五”期末行业总产值将达14万亿元。这意味着,石化行业在“十二五”期间将保持较快的增速,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5%,整个行业仍将处在高速增长期。因此,石化行业具有可观的投资前景。
工信部材料显示,我国已成为世界石化生产和消费大国,成品油、乙烯、合成树脂、无机原料、化肥、农药等重要大宗产品产量和消费量均位居世界前列。未来需求仍有较大增长空间的产品有:成品油、天然气、钾肥等能源资源类产品;烯烃、轻烃、对二甲苯、己内酰胺等国内产能不足的原料类产品;工程塑料等化工新材料及专业化学品。
王黎进一步分析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和基础产业,化工行业为国民经济及相关领域的发展提供能源、基础原材料及农用化学品等原材料,与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国防科技以及百姓吃穿住行等各个领域密切相关。而目前国民经济中的绝大多数产业都保持着较好的发展势头,这意味着未来对化工原材料的需求将进一步加大。
机遇石化将成投资热点
《规划》提出,基础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单体等13个领域作为“十二五”期间的石化化工产品发展重点;同时还公布了烯烃工业、化肥工业、危险化学品和农药工业四个子规划。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些重点领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十二五’期间,较之烧碱、纯碱、氮肥等传统产业,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会更快一些,这与石化行业目前存在的产品结构性矛盾是相关的。”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胡迁林表示,我国很多传统石化产品的产能基本饱和,有些甚至相对过剩,比如尿素、纯碱、烧碱、电石等传统化工产品的产能大于市场需求,而且很多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化工新材料、新型专用化学品、合成材料等一些产品比较短缺,进口量比较大,对外依存度较高,所以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了解,2010年,我国合成氨、甲醇和电石产能分别占产能的35%、50%和97%。而部分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和产品却主要依赖进口,化工新材料及部分单体缺口严重,工程塑料、特种橡胶和高性能纤维总体保障能力不足50%。
对于石化化工领域的产业机会,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材料工程系教授靳立分析说,《规划》中确定的基础有机原料、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及单体,以及工程塑料、新材料、可降解材料等十三类石化化工产品,产业前景相当可观,在建筑、航空、航天、军事、通讯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目前,仅新材料和可降解材料等产品,在欧美等国市场的年需求就有40亿欧元之巨。因此,可以判断中国对这些化工工业产品的需求很大,而相关领域也有望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王黎认为,烯烃工业、化肥工业、农药工业是石化领域的基础及核心产业,但均以原油为原料,随着油价的大幅攀升和国内供求矛盾加剧,这些领域正面临全面产业升级。目前,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已经开始相关升级工程,并逐渐形成新投资热点。而《规划》中则提出了煤制烯烃等工程,有望大大提升上述三大工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率,而相关领域也将产生新的投资机会。
策略选择高技术远离高耗能
《规划》用了大量篇幅叙述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其中包括: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能源消耗降低20%、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分别减少8%、8%、10%、10%,炼油装置原油加工能耗低于86千克标准煤/吨,乙烯燃动能耗低于857千克标准煤/吨,合成氨装置平均综合能耗低于1350千克标准煤/吨。
业内人士大多认为,这些约束性指标将对行业中的相关领域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完成这些约束性指标,企业需要在生产工艺、废弃物处理等方面加大投入,生产成本肯定会相应增加。对电石、农药、化肥等节能减排和环境风险比较大的产业来说,这些约束性指标的影响将更大。”胡迁林表示。但他同时指出,这些约束性指标对于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投资界人士则认为,约束性指标的提出,其实是给投资者提供了有效的投资指导策略,即“选择高技术,远离高耗能”。
美国投资机构ColumbiaCapital投资经理张超分析说,从《规划》中可以看出,政府和主管部门对石化行业的结构调整目标非常明确,要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石化,并以各类约束性指标逐步淘汰落后和高耗能产能。相应地,在投资时应选择具有巨大需求、高附加值的高技术领域,而远离各种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项目。
张超认为,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是大势所趋,既有一定的市场需求支持,又容易得到政府的财税等政策扶持,有助于保障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不过,靳立提示,尽管化工领域市场前景好、投资收益大,但前期研究投入巨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选择项目时,应尽量选择已完成前期研发、市场需求明确且增长稳定的项目。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