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特高压、智能电网等成两会热议话题
2011/3/14 8:54:38    5388
来源:仪表网
摘要:
  全国两会开幕以来,“特高压”“智能电网”“支持电动汽车发展”都成了两会代表、委员及全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报对话国家电网公司系统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畅谈电力发展规划。
  
  特高压
  
  从全国两会的提案、议案情况来看,特高压电网建设是能源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特高压不但可以保障“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用电需求,较好地解决煤电运紧张矛盾,而且可以促进西部大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亮报》: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方面,您认为应该如何转变能源发展方式?
  
  马宗林:转变能源发展方式是能源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需要着眼能源开发、配置和消费整个产业链条。
  
  转变能源输送方式,关键是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发挥煤电运综合协同优势,实现整体运输效能优。应坚持输煤与输电并举。应进一步发挥电力网络在能源传输中的基础性作用。
  
  科学规划和建设特高压、超高压电网,将我国大型煤电基地、水电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电能进行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送,促进能源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推动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亮报》:湖北省是我国中部经济大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扩大,湖北面临的能源瓶颈制约问题日渐突出。您如何看待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对解决湖北电网缺电问题的作用?
  
  谢明亮:湖北省用电量的60%依靠火电,98%的发电用煤需要从外省购入。湖北目前的能源结构,每到冬季枯水期,季节性和时段性缺电问题就十分突出,影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
  
  加快特高压建设步伐,是化解湖北能源瓶颈制约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们一直呼吁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步伐,尽快解决湖北电网缺电问题。根据去年签署的湖北和内蒙古两省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合作协议,从2010年起,内蒙古向湖北的输电量将逐步增加,到2012年,湖北省接受内蒙古的电量达50亿千瓦时,到2015年达到200亿千瓦时。因此,目前从国家层面,亟须加快建设蒙西—晋中—晋东南—南阳—荆门—武汉特高压输电通道,这一通道的年输送电量可达8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输送原煤3500万吨。届时,在国家电网公司统一部署下,华中电网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化平台作用,有效缓解湖北枯水季节电力负荷紧缺矛盾。
  
  《亮报》:节能减排是当前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工作。特高压电网将对节能减排工作起到怎样的促进作用?
  
  费圣英:“十二五”时期华东电网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华东地区燃煤火电装机现已十分密集,甚至接近饱和。
  
  当前社会对我国节能减排施加的压力越来越大,党和国家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摆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新形势要求我们从全局出发,加快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走出一条低能耗、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特高压电网传输功率大、传输距离远、输电损耗小、占用土地少等强大优势,将西南水电、“三西”煤电、北部风电等清洁能源或清洁利用的能源,大规模输送到东部负荷中心,极大减缓东部地区资源环境压力,促进区域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才能够更好地满足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今年再度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多次被提及。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的坚强智能电网,符合我国国情,能满足低碳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实现智能电网创新发展,还需国家进一步出台配套政策。
  
  《亮报》:吉林省作为全国首批七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请您谈谈,加快建设智能电网对于风电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张羡崇:随着吉林省风电的快速发展,风电并网、电力消纳等一系列问题逐渐显现。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提高吉林电网对风电接入、消纳和调节能力的必由之路。
  
  智能电网通过做好风电接入系统管理,加快500千伏骨干网架建设,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率输送,实现风电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及储能技术,可以提高风电接纳能力;通过对大规模风电进行合理、经济调度,能够提高风电生产运行的经济性。
  
  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是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选择。吉林省能源资源与能源需求呈逆向分布,西部建设有大风电集群,东南部规划建设大核电。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形成结构坚强的送端电网,将显著提高电力承载能力,实现大风电、大核电的跨区域、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率传输,显著提升电网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加大与周边省份的电力交换,实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保障吉林省电力供应安全。
  
  《亮报》:请您谈谈,如何解决智能电网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蔡国雄: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智能电网的标准、建设的重点、建设的要求等诸多问题,每个国家根据不同的国情和实际发展情况,在轻重缓急上,都在采取不同的路线图。我国也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采取不同的策略。从智能电网的发展技术上看,它是电力技术、信息技术、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材料技术等多学科的集成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即使是在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下,也往往存在多种解决方案。因此应该说智能电网的技术解决方案并不存在性,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技术问题更多地是需要根据国情如何确定佳解决方案的问题。
  
  农网改造
  
  去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加快推进农网低电压综合治理等服务“三农”的民心工程,积极启动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不断加大农村电网投资力度,着力解决农网“卡脖子”问题,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亮报》:目前,吉林农网建设改造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您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张羡崇: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百亿斤商品粮基地建设等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吉林省农村经济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好机遇期,同时,也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需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吉林省按照国家1998年出台的“两改一同价”惠民政策,进行了大规模农村电网、县网建设与改造,共投入资金80.38亿元,农村电网安全稳定运行能力有效提升。但吉林省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技术装备落后、40%农村电网没有改造等问题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主要原因是电网建设资本金严重不足,导致电网建设速度滞后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这已成为影响吉林省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急需国家给予国债转贷资金转为中央财政拨款政策,以缓解吉林省农网建设与改造资本金投入不足问题。

全部评论

上一篇:美国麦克仪器公司成立中国商贸公司

下一篇:聚焦“两会” 看政策布局新兴产业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