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两会代表:应加大对国产装备支持
2011/3/7 9:28:35    4967
来源:仪表网
摘要: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2010年我国进口了2500亿美元左右的机械产品,其中主要是装备。目前装备的自主创新困难仍比较大,尤其是首台(套)装备自主创新依然面临很多困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任洪斌说。
  
  作为中国机械工业的“”,任洪斌格外关注国产装备的发展。
  
  任洪斌说,我国装备制造业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新时期,但是在研制、应用首台(套)装备方面依然面临诸多困难。
  
  一是落实依托工程难。装备多数应用于重点工程,项目投资量大,业主的责任重;自主创新的首台(套)装备缺乏应用业绩,用户为减少风险,往往不愿当个承受风险的人。
  
  二是用户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装备的风险缺乏合理分担。由于国产首台(套)装备没有应用经验,用户在使用时的风险大于进口的同类装备,因此应在风险分担上由国家有关部门作出一些制度性的安排,承诺由国家交付一部分保险费,承担一旦发生风险时的部分经济损失补偿责任。但是,目前这一机制尚不完善。
  
  三是对敢于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的用户缺乏足够的鼓励。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鼓励多停留于精神上,没有与用户因支持国产装备而为国家节约的投资以及国产设备投入运行后可能获得的额外收益挂钩,激励力度不够。
  
  四是对研制首台(套)国产化装备的单位和人员缺乏有效的鼓励。研制装备的企业需付出大量经费和人力,目前国家的支持力度和支持方式都有待进一步改进。
  
  五是支撑装备自主发展的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主机的发展。我国装备的核心关键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长期滞后,水平难以满足主机配套需求,已成为制约装备自主创新的瓶颈。
  
  任洪斌建议,应制定政府采购法(或条例),对特定的国产化装备的市场给予适度合理保护;对特定的需要加快国产化的装备,如果用户因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而发生重大损失,由国家对用户的损失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偿;用户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时,应允许其从与进口设备相比所节约的投资以及该国产装备投入运行后因成本降低而产生的超额效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奖励有关人员;国家对经用户使用证明获得成功的国产装备的研制单位和有关个人给予补助和奖励;有关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尤其是在“装备制造业”的专项规划中,应对基础零部件给予充分重视,加大国家财政资金和相关扶持政策的支持力度。
  
  (来源:新华网)

全部评论

上一篇:《浮子流量计检定装置的研究》验收

下一篇:原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高管贪腐案改判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