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表网 产业报道】昨日,位于地下700米的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这一标志性成就预示着该项目即将进入下一阶段——超纯水与液体闪烁体的灌装,并预计于2025年8月正式运行取数。
自1956年发现中微子以来,人类对中微子的探索与研究从未停止。由于中微子极难探测,至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为了深入探索中微子的奥秘,2015年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开工建设。该实验以测量中微子质量顺序为首要科学目标,并同步进行多项重大前沿交叉研究。
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核心探测设备是一个位于地下700米的巨型液体闪烁体探测器。该探测器被安置在地下实验大厅内一个深达44米的池子中央。其主体结构为一个直径41.1米的不锈钢网壳,这一坚固的支撑结构能够承载直径35.4米的有机玻璃球、2万吨液体闪烁体、以及数以万计的光电倍增管、电缆、防磁线圈、隔光板等关键探测器部件。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采用了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有机玻璃结构,共计263块、每块厚度达120毫米的有机玻璃拼接而成。这种玻璃球不仅拥有出色的抗拉扯和抗撞击性能,还能在内外不同压强的液体环境中保持稳定,满足未来30年的使用需求。
江门中微子实验探测器主体建成后,将进入超纯水与液体闪烁体灌装阶段。江门中微子实验将于2025年8月运行取数,预计运行约30年。
江门中微子实验首席科学家王贻芳表示:“通过江门中微子实验这一大科学装置来认识、研究中微子,对于粒子物理、天体物理、宇宙学等基础科学领域具有深远的意义。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也在国产新型光电倍增管研制、高性能液体闪烁体研制、超大型高精度探测器设计制造、超大跨度实验洞室等一系列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突破,充分展现了大科学计划对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强大拉动作用。”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