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大连化物所开发出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用铋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

2024/9/24 8:49:28    16226
来源: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摘要: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然而,负极V3+/V2+反应速率较慢导致极化较大,造成电池功率密度较低、电堆成本较高。
  【仪表网 研发快讯】近日,大连化物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和刘涛研究员团队在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极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一种铋(Bi)单原子负载石墨毡电极,其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990mW/cm2,为高功率密度全钒液流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全钒液流电池因具有高安全、长寿命、环境友好等优点,已成为大规模储能的首选技术之一。然而,负极V3+/V2+反应速率较慢导致极化较大,造成电池功率密度较低、电堆成本较高。同时,钒离子氧化还原反应机理仍不明晰,阻碍了高活性电极材料的开发。
 
  针对上述问题,本工作中研究团队通过电化学原位全反射红外光谱研究了[V(H2O)6]3+/[V(H2O)6]2+的反应过程,揭示了脱溶剂化为该反应的控速步骤,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的Bi单原子电催化剂,通过理论计算证实了催化剂中的Bi-N4结构能够促进钒离子脱溶剂化并降低反应能垒。使用该Bi单原子电催化剂负载石墨毡电极的全钒液流电池在240mA/cm2的电流密度下能量效率可以达到81.2%,峰值功率密度达到990mW/cm2。相比传统的Bi纳米颗粒催化剂,其表现出了更高的电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避免了Bi纳米颗粒催化剂的沉积溶解现象。即使将该电极放大应用在5KW电堆上,也表现出了明显的提高效果。该工作有助于理解全钒液流电池的电极反应机理,进而为高效电催化剂的设计开发提供新的思路,对全钒液流电池的提效降本有重要意义。
 
  相关工作以“Bismuth Single Atoms Regulated Graphite Felt Electrode Boosting High Power Density Vanadium Flow Batteries”为题,于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该工作的第一作者是我所DNL17的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邢飞。上述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A类先导专项“基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储能关键技术与示范”、辽宁省揭榜挂帅项目、辽宁省滨海实验室等项目的支持。(文/图 邢飞)

全部评论

上一篇:上海交大刘景全团队发表面向单神经元的多功能脑机接口器件新进展

下一篇:多模态地理科学大模型“坤元”发布 推动地理学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