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总光通量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等光学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意见稿发布

2024/8/8 11:11:52    25574
来源:仪表网
摘要: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的通知》,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完成《总光通量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征求意见稿)等2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文件编制工作。
  【仪表网 行业标准】根据《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2023年国家计量技术规范项目制定、修订及宣贯计划的通知》,全国光学计量技术委员会完成《总光通量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征求意见稿)等2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文件编制工作。特向全国各有关单位、专家征求意见和建议,希望专家在百忙之中予以审查。
 
  《总光通量计量器具检定系统表》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内容:
 
  1.依据《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写规则》的规定,对原检定系统表进行了整体结构及编写格式的修订,使检定系统表的结构更加完善,条理更清晰。
 
  2.依据JJF 1025-2017《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将原系统表中总不确定度的表述改为扩展不确定度。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编制规则》的规定将不确定度的包含因子由 k =3 改为 k =2 。
 
  3.原检定系统表总光通量基准复现总光通量单位量值在 100 lm ~ 10000 lm范围内,不确定度为 0.5 % (k = 2);在 10 lm ~ 100 lm 和 10000 lm 以上范围时,不确定度为 1.0 % 。总光通量基准装置自 1990年后进行过两次技术改造,复现总光通量单位量值的范围和不确定度均有所提高,因此改为:总光通量基准复现总光通量单位量值在 100 lm ~ 10000 lm测量范围内,扩展不确定度为 0.33 % ;测量范围在 5 lm ~ 100 lm 和 20000 lm 以上时,扩展不确定度小于或等于1.0 % 。
 
  4.原检定系统表规定总光通量副基准有两种,现增加色温2856 K的BDT3 型灯,每种灯数由 7 ~ 10 只改为副基准灯组由不少于15只灯组成,因此其量值范围做了相应调整350lm ~ 4000lm 。
 
  5.原检定系统表规定的“白炽灯工作基准有5种”,意义不太准确。原检定系统表规定白炽灯工作基准的量值是“由相同或相近分布温度的副基准用球形光度计标定”。 因为现有的BDP、BDX标准白炽灯的玻壳和灯丝的形状均不相同,用副基准、工作基准通过球形光度计标定无法消除或减少分布误差和吸收误差,因此新系统表规定与总光通量副基准或工作基准灯形状、功率及颜色(相关)温度相近的部分白炽灯的量值由总光通量上级标准用球形光度计标定,不相近的则直接由基准装置导出。荧光灯总光通量工作基准、荧光高压汞灯总光通量工作基准和与总光通量副基准灯形状、光通量及分布温度相差较大的白炽灯工作基准的量值用总光通量基准装置导出。”
 
  6.白炽灯工作基准的上限由10000 lm 改为20000 lm 与现有工作基准证书的范围一致。
 
  7.荧光灯工作基准在 2003年进行了技术改造。新检定系统表对荧光灯工作基准的测量范围和不确定度做了改变。
 
  8.荧光高压汞灯的量值下限由4500 lm,修改为2500 lm,与目前的技术状况相符。
 
  9.新检定系统表对总光通量工作计量器具的描述做了改变。
 
  10.目前LED 已成为主要的照明光源,LED 标准灯将会部分替代白炽标准灯,“用于光度、色度、辐射度测量的新标准光源”(New Calibration Sources and illuminants for Photometry ,Colorimetry, and Radiometry”)被列为CIE 的十大战略规划之一,国际计量委员会下属光度和辐射度咨询委员会(CCPR)成立了相关工作组推进白光LED标准灯的研发和应用。CIE 在最新出版的CIE 251:2023 中发布了用于光度校准的标准光谱L41。CIE 标准照明体A(白炽灯)和LED照明体L41同时作为光度计量的参考照明体。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自2015年开始参与CCPR WG-KC-TG4工作组的LED标准灯的研究和相关的国际比对工作。2018年我国的LED灯丝总光通量标准灯被选为该比对的传递标准器,并成为LED 总光通量比对的主导实验室。我国LED 标准灯的技术已臻成熟,编写组人员累计了大量LED标准灯的技术数据,因此在检定系统表中增加了LED灯,与其他类型的总光通量灯共同进行量值传递。
 
  11.各级标准中对标准灯的数量要求进行了变,更副基准灯的数量由7~10 只变更为7只,工作基准由每种7只变更为5只,各级标准中由每种5只变更为3只。
 
  本检定系统表适用于总光通量计量器具,规定了总光通量基准、副基准、工作基准、各级标准及工作计量器具的组成、作用、量值范围和不确定度,以及从基准向标准、工作计量器具传递以流明(1m)为单位的总光通量量值的程序和方法。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解调仪校准规范》
 
  分布式光纤测量和传感技术集传感与传输于一体,将单根光纤既作为传感介质,又作为光信号的传输介质,测试距离通常可达数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可连续测量光纤沿线的多种外部参量。分布式传感技术除了具有光纤传感器的优点外,还有大容量、高分辨率、长距离、便于构成智能型网络等独特的优越性,使之可广泛应用于民生、国防安全等多个领域中,如光纤通讯网络、航空航天、周界安全,电力线路,大型基础设施(桥梁、管道、隧道等)结构健康,分布式光纤测量与传感技术具有多参量、智能化、大容量、多通道、高灵敏度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国市场规模已约50亿元,且年均增长率约20%。仅天津市,生产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的企业就有20余家,广泛分布于滨海新区、东丽开发区、西青开发区等。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发展势头强劲,同时各种体系要求逐渐严格以及人们计量意识的增强,对于分布式光纤传感解调仪的计量校准的需求越来越多,但是针对分布式光纤传感仅有JJF 1630-2017《分布式光纤温度计校准规范》这一项计量规范,仅适用于分布式光纤传感器温度响应的校准,而它其他一些独到的关键指标,例如最大传感距离、定位精度、应变等,目前缺乏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技术规范,严重制约了分布式光纤传感市场的良性发展。
 
  为此,我们提出制定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解调仪传感性能的校准规范,以填补我国在这一方面的空白,为其校准量值的准确可靠提供技术依据,也为相关仪器设备及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
 
  JJF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校准规范》(以下简称本规范)是针对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计量技术法规。本规范的编写以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JJF 1001-201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和JJF 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为基础和依据。
 
  依据JJF 1071-2010《国家计量校准规范编写规则》,本规范内容包括:范围;引用文件;计量特性;校准条件;校准项目和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表达;复校时间间隔等内容。
 
  本规范为首次发布。本规范适用于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校准。

全部评论

上一篇:《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校准规范》2项湖北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发布

下一篇:《伸长率仪校准规范》等11项江西省地方计量技术规范拟发布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