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福建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发布

2024/6/20 10:41:46    18759
来源:仪表网
摘要: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
  【仪表网 行业政策】近日,福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福建省财政厅联合发布福建省《推动工业领域设备更新工作实施方案》(下称《方案》)。
 
  根据《方案》,到2027年,全省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重点行业主要用能设备能效基本达到节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9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超过75%,较2023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推动省内更多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在重点工作方面,《方案》提出实施五项工程,包括:实施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实施数智设备和软件普及推广工程;实施绿色设备推广工程;实施本质安全水平提升工程;实施优势产品供给能力扩张工程。
 
  在实施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方面,《方案》提出:
 
  推动设备高端化升级,聚焦重点行业扶优汰劣,淘汰落后低效设备、超期服役老旧设备,引导更新替换一批先进设备,加大数控机床、焊接机器人、食品加工设备、纺织鞋服机械、仓储物流装卸设备、锂电池制造装备、稀土新材料制造设备等优势领域先进设备生产应用,促进高技术、高效率、高可靠性设备的大规模应用,带动提升研发设计、生产制造、检验检测等各环节设备技术水平,促进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装备行业方面,汽车行业加快导入新能源汽车新车型,推动冲压、焊接、涂装、总装生产线改造,提升专用机器人应用数量;动力电池制造业聚焦电芯装配、模组成型、PACK封装、电池回收拆解等锂电池制造流程,推动关键材料加工、极片和主机制造、化成分容、系统集成等设备更新改造;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业推动船舶装配、切割、涂装、焊接、检验检测、起重等设备更新改造;工程机械行业推动机床、涂装、焊接、切割、热处理与表面处理、装配与调试、起重运输等设备更新改造;数控机床行业推动服役10年以上的机床,以及整机制造所需的加工、高效铸造、精密锻造、高效焊接、复合材料成形和增材制造等设备更新改造;输变电设备行业推动变压器铁芯智能生产装备、智能分布式监控设备、智能焊接机器人、激光冲剪机、数控折弯机、浇铸罐、自动成套产线等更新改造。电子行业重点推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生产企业更新应用高速精密贴装、先进焊接、关键部件成型、电子材料生长加工、全自动组装、系统集成、清洗、检验检测等设备。纺织鞋服行业重点支持化纤、纺纱、织造、印染、服装、制鞋、非织造布等行业更新先进成套设备;鼓励企业应用纺织专用传感器、AI智能检测装备、质量控制与执行系统,开发应用智能仓储物流包装、纺织专用机器人、智能制鞋装备、数字化网络化管理信息系统等。食品行业推广应用分选、码垛等智能物流分拣设备,更新升级收缩包装机、折箱机、高速膜包机等自动化包装设备等。冶金建材行业严格执行产能置换、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政策,坚持以存量调整为主、增量发展为辅,可依托现有钢铁冶炼企业从省外适度引入钢铁产能,通过产能置换退出限制类或老旧设备,推进已公告产能置换方案的钢铁、水泥熟料项目建设,加快退出列入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范围的钢铁限制类装备;推动平板玻璃行业生产装备向大型化、高端化发展,建设大吨位一窑多线的生产线;推动石材行业更新升级锯机、磨机、切割机等生产装备,向高效率、精细化、智能化发展。石化行业以炼化、煤化工、精细化工及氯碱、轮胎等为重点,结合装置检修计划,推广应用新型反应器、高效节能机泵、仪器仪表、智能装备等。
 
  在实施数智设备和软件普及推广工程方面,《方案》提出:
 
  加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业全行业全链条普及应用,鼓励利用“云大物智移”等数字技术赋能制造企业设备、产线、车间和工厂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电子信息行业围绕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检测、能源管理等环节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和智能检测进行更新改造。石化行业围绕生产控制、安全环保等重点环节,加快新型工业网络、智能装备设备、关键软件系统等改造提升,提高全要素精益管理水平。机械装备行业围绕汽车、船舶、工程机械、电工电器等重点领域,推广工业大数据、5G通信、物联网、AI等先进技术,使产线自动化设备具备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决策、自执行能力。构建安全可控新型工业网络体系,加快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重点推动汽车、钢铁、轻工、工程机械、船舶、消费电子等行业工业终端、工控系统、工业网络、工业算力等网络化设备改造升级,支持工业人工智能、工业大数据、工业大模型应用部署。支持综合型、特色型和专业型工业互联网示范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为工业企业“智改数转”提供综合解决方案的集成服务商和赋能重点行业、领域、环节的专业服务商,强化数字化产品及解决方案供给,带动企业“上云用数赋智”。
 
  拓展智能制造行业应用,组织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用户企业供需对接,推进工艺、装备、软件的系统集成和应用,促进设备的成套、成组连线交付。聚焦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原材料、消费品等领域重点行业,推进多场景、多层级的智能制造设备和工业软件产品应用示范,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优秀场景。培育数字技术赋智赋能新模式,广泛应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以及工业控制、智能物流、传感与检测等智能制造装备,推动电子信息、装备、石化、钢铁、汽车等重点行业企业更新换代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制造执行系统(MES)、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系统(SCM)等工业软件;面向制造业全流程,引导工业企业推进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等工业操作系统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动人工智能在制造环节深度应用,形成一批典型场景,推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
 
  在工作保障方面,提出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支持、优化要素保障。提出将省技改项目融资支持专项政策规模逐步扩大至500亿元,对用于设备更新改造的重大技改项目固定资产贷款,享受专项政策贴息支持的额度上限提高至5亿元;对采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设备更新改造的技改项目,按设备融资租赁实际投放金额给予最长3年、年化2%贴息支持,单个项目贴息金额每年不超过50万元;对园区企业技术改造(含配套设施、基础设施)项目固定资产贷款符合条件的给予财政贴息支持。

全部评论

上一篇:《东北大区专业计量技术委员会管理细则(试行)》正式发布实施

下一篇:财政部、工信部:2024年将奖补支持1000多家“小巨人”企业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