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2023年科技风向标:10个科技名词,你了解几个?

2024/1/8 16:36:55    19397
来源:智能制造网整理
摘要: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柔性制造、智慧城市、数据要素、可控核聚变以及碳足迹、再生稻10个科技名词入选“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名单。
  【仪表网 行业盘点】“科技名词”是科学知识在语言中的结晶,它们有着时代的烙印,同时也是审视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载体。日前,“2023年度十大科技名词”在京发布。大语言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脑机接口、柔性制造、智慧城市、数据要素、可控核聚变以及碳足迹、再生稻10个科技名词入选。
 
  大语言模型
 
  大语言模型是基于海量文本数据训练的深度学习模型。它既可以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又能够深入理解文本含义,处理各种自然语言任务,诸如文本摘要、问答、翻译等。
 
  自2022年底ChatGPT“横空出世”,科技行业大模型的热潮迅速席卷全球!2023年,全球科技巨头无不加码布局,旨在可以在这轮由大模型掀起的科技革命中占有一席之地。
 
  工业和信息化部赛迪研究院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已有超过19个语言大模型研发厂家。其中,15家厂商的模型产品已经通过备案。预计2023年我国语言大模型市场规模将达到132.3亿元,增长率将达到110%。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24年或将是AI大模型应用爆发的一年。
 
  生成式 人工智能
 
  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利用复杂的算法、模型和规则,从大规模数据集中学习,以创造新的原创内容的人工智能技术。这项技术可以创造文本、图片、声音、视频和代码等多种类型的内容,全面超越了传统软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从单一的语言生成逐步向多模态、具身化快速发展,并在各行业、各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近日(1月3日),IDC联合钉钉发布《2024AIGC应用层十大趋势》白皮书。白皮书从产业方向、应用形态和市场影响3个方面定位10大AIGC应用层趋势。据白皮书预测,AIGC将给应用软件的形态和业态带来颠覆性变化,超级入口将成为新一代应用软件的典型前端形态。
 
  量子计算
 
  与经典计算不同,量子计算遵循量子力学规律,它是能突破经典算力瓶颈的新型计算模式,可以为解决某些经典计算机难以处理的复杂问题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有望在密码破译、材料设计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作为一项受广泛关注的未来颠覆性科技,量子计算在2023这一年里可谓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脑机接口
 
  脑机接口技术是一种变革性的人机交互技术,其通过捕捉大脑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实现信息的传输和控制。2023年,科学家们开发了可以将神经信号转化为接近正常对话速度的语句的脑机接口。
 
  目前,脑机接口在医疗、科研方向得到了应用,从运动障碍类疾病,到神经调控方向,再到精神类疾病,都已经有了进入现实的可能性。
 
  柔性制造
 
  柔性制造是指一种应对大规模定制需求而产生的新型生产模式,其强调在生产过程中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其核心优势包括高度定制化和出色的适应能力,这使得它可以有效适应大规模定制需求。
 
  随着工业4.0的兴起,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机器人技术改变了传统工业的生产与管理方式,柔性制造正成为制造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
 
  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种依靠物联网来提高公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实践并提高服务效率的城市环境。强大的网络、数据存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集成和控制系统有助于建设智慧城市。伴随着科技迅猛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智慧城市已成为今后城市规划的新方向。
 
  2023年,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的投资持续增加,技术不断革新,主要发展领域包括智慧政务、智慧应急和智慧交通等。
 
  数据要素
 
  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数据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等各环节,深刻改变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数据要素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引擎,是赋能行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2023年,中国正式成立国家数据局。
 
  可控核聚变
 
  可控核聚变是可控的,可以持续进行的核聚变反应。在地球上建造的像太阳那样进行可控核反应的装置,称为“人造太阳”。可控核聚变或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随着有关核心技术的突破及资本涌入,其商业化进程已按下加速键。
 
  碳足迹
 
  “碳足迹”是指企业机构、活动、产品或个人通过各种行为过程等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的集合。换句话说,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在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愈来愈多的企业关注碳足迹和碳减排。
 
  再生稻
 
  再生稻是一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休眠的腋芽重新萌发成穗,再收一季的水稻。
 
  2023年,我国在中国空间站成功进行了再生稻实验,“太空水稻”获得了再生稻的种子,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再生稻通过提高收获指数来增加粮食产量,对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全部评论

上一篇:年度盘点|2023年上海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发展十件大事

下一篇:促进研发实力增强 盘点2023年支持仪器仪表行业发展的财税政策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