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天水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印发

2024/1/4 14:24:08    29285
来源:仪表网
摘要:到2035年,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总数达到80项以上,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与计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计量在全市重大战略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更加突出。
  【仪表网 行业政策】近日,天水市人民政府印发《天水市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进一步夯实天水市计量技术基础,提升计量应用和服务能力,强化计量监管效能,推进计量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施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到2025年,全市新建、改造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总数达到53项以上;全市强制检定计量器具检定受检率达到95%以上,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5﹪以上;创建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300家以上;全市注册计量师总人数达到40人以上。全面应用国家“e-CQS”强制检定管理系统和计量监管服务平台,充分发挥智慧监管作用,计量服务保障能力和计量监管水平显著提升,支撑我市特色产业、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计量体系日趋完善。
 
  到2035年,全市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标总数达到80项以上,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与计量保障能力大幅提升,计量在全市重大战略中的基础和保障作用更加突出,计量测试服务能力基本覆盖传统产业、特色产业等重要产业领域,计量管理体系趋于健全,计量量值传递和溯源体系更加完善,计量工作综合实力跻身全省前列,建成符合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的现代化计量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
 
  《实施方案》提出了四方面重点任务,包括:
 
  (一)加强计量基础研究
 
  1.开展计量基础和技术研究。聚焦生态环境、医疗卫生等领域,积极参与碳计量、污染物检测、机动车安全环保检测、医疗设备实时校准等关键计量测试与应用技术研究,支持专业技术机构、企业、科研院校等相关单位开展生物制药、现代农业、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精密测量技术研究,夯实我市计量技术基础。依托国家开展的智能电表远程校准、充电桩在线监测、大气压力计智能化检测等测量技术研究应用,参与国家“量子度量衡”计划。
 
  2.推动计量数字化转型。积极做好“国家e-CQS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系统”、“甘肃省计量监管服务平台”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工作,加强计量数据统计、分析和利用,强化计量数据的溯源性、可信度和安全性。运用在线监测、远程校准等数字化计量技术,推行数字校准证书,促进计量器具智能化、网络化发展。
 
  3.构建良好计量科技创新生态。充分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及产业龙头企业的计量优势资源力量,加大产学研用计量科技合作,全面推进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促进计量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构建计量、质量、标准、知识产权融合联动的计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
 
  (二)强化计量应用服务
 
  4.支撑先进制造与质量提升。围绕我市装备制造、半导体材料、芯片、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和绿色产业领域,建立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和高稳定性计量标准,增强促进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为我市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提供计量支撑。引导企业建设高精度、集成化、智能化精密测量测试系统,推动计量测试服务与产业链发展深度融合,提升质量控制和智慧管理水平。
 
  5.服务农业高效发展。围绕我市航天育种、中药材、果品、蔬菜、畜牧等特色产业,积极参与全省开展的产地环境监测评价、营养品质检测评价、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和生产技术标准制定等方面的计量测试技术及标准物质研究,为农产品种植、生产、加工、存储、物流、贸易等提供全链条计量服务,助力我市“果菜畜药”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6.支撑生态文明建设。建立完善温度、流量、烟气、水质等在线环境监测类计量标准和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开展能效标识、水效标识监督检查,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做好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落实碳排放计量审查制度,强化重点排放单位的碳计量要求,推动能源计量与碳计量有效衔接,积极服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建设绿色天水。
 
  7.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加快医疗健康领域计量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围绕疾病预防、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康复理疗、营养与保健品等行业领域,开展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推进民生领域安全防护类、医疗卫生类计量器具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做好计量检定校准服务,加强计量监督管理,强化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安全领域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8.提升交通运输计量保障能力。加强对呼出气体酒精含量检测仪、机动车雷达测速装置、货车超载超限测量设备、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交通监管设备的检定校准能力建设和监督管理,推广新能源汽车电池充电设施等计量测试的应用,确保测量设备量值溯源科学准确,持续提升计量对交通运输的技术保障能力。
 
  (三)加强计量能力建设
 
  9.加强计量标准建设。落实地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建设指导性目录,围绕经济社会发展、计量应用需求、行业发展需求,优先建立实施计量强制检定工作所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大力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率。市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点建设适应本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点建设衡器、水(电)表、燃油加油机等民生领域所需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鼓励和推动企事业单位自主建立最高计量标准,构建层次分明、布局合理、链条清晰、功能完善的计量标准结构,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
 
  10.加快计量技术机构建设。加强计量技术资源统筹规划,推动计量技术资源共享,围绕计量校准、计量测试等相关新兴业态,持续拓宽计量服务领域和范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专项授权等形式,培育和壮大专业化计量技术服务市场,逐步形成各类计量技术机构优势互补、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计量技术机构科学持续发展。市、县两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在确保法制计量监管保障与计量公共服务的同时,要加强对应用计量科学技术研究,发挥技术辐射带头作用。
 
  11.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计量专业技术人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员提升行动,鼓励和支持计量技术机构参加国家级、省级组织的各类计量比对、计量技术大比武活动,增强计量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业务素质。贯彻落实计量技术职业资格制度,加大注册计量师制度宣传力度,鼓励计量技术人员参加注册计量师考试,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职称、职业技能等级等制度有效衔接。
 
  12.加快企业计量能力建设。通过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等活动,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与其科研、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落实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发挥计量技术机构、科研院所、高校和产业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协同开展研发应用,建立创新高效的企业计量服务保障体系。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予以扣除。
 
  13.推进区域计量协调发展。围绕“一带一路”“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重大发展战略,立足天水发展基础,积极参与我省区域计量服务协同平台建设,加强区域间计量创新科技合作,整合利用好区域优质计量资源,充分释放计量基础设施效能,研究解决区域共性问题,缩小区域计量发展差距,推进区域计量能力结果互认,建立与本地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区域计量发展统筹机制。
 
  14.服务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积极发挥计量与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建立完善“天质惠”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有机融合标准化、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品牌建设、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要素资源,为社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技术服务,帮助企业破解影响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技术瓶颈,推动企业、产业、区域实现高质量发展。
 
  (四)加强计量监督管理
 
  15.落实计量监管制度改革。加快推进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抓手、信用监管为基础、重点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机制,推广应用“国家强制检定工作计量器具业务管理系统(e-CQS)”等平台,充分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开展远程监管等非现场检查,提升监管智慧化水平。积极做好地方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工作,组织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实施,着力推动监管重点从管器具向管数据、管行为、管结果的全链条计量监管机制转变,形成全要素、全流程监管新模式,落实市场主体计量风险管控主体责任,防范化解计量风险。
 
  16.强化民生计量监管。实施计量惠民工程,加强民生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和监督管理,提升基层民生计量保障能力。持续开展对集贸市场、加油(气)站、餐饮业、商场超市、眼镜制配场所、医疗机构等重点民生领域计量器具专项监督检查,加强对定量包装商品的计量监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推动计量技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强化乡村民生计量保障,加大对涉农物资计量器具的计量监管和保障力度,提升农村计量服务供给质量。
 
  17.推进诚信计量分类监管。在商业、服务业等领域全面开展诚信计量行动,强化市场主体责任意识,开展诚信计量示范活动。推动经营者开展诚信计量自我承诺,依托“甘肃省计量监管服务平台”,实现诚信计量承诺公示和信息收集,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使经营者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示范。同时,建立健全市场主体计量信用记录,对失信主体加大监管频次,持续营造公平、公正的计量市场环境。
 
  18.加大计量执法力度。加强计量执法协作,推动计量业务监管与综合执法信息共享,积极回应民生诉求,强化依法移送、依法办案意识,加大对计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规范计量服务行为。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建立健全重大计量违法案件快速反应机制和执法联动机制,做好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严厉查处制造、销售和使用带有作弊功能计量器具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伪造计量数据、出具虚假计量证书和报告的违法行为。
 
  在保障措施方面,《实施方案》提出了五项措施,包括:(一)强化组织领导;(二)加大政策支持;(三)做好计量宣传;(四)加强协调联动;(五)狠抓工作落实。
 

全部评论

上一篇:济宁市:到2025年,全市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发布 鼓励科学仪器和工业仪表发展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