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

2023/10/12 16:40:25    21963
来源:仪表网
摘要:到2025年,基本形成能够支撑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20项以上服务型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通用、核心要素、业务类型及融合业态应用相关标准。
  【仪表网 行业标准】为充分发挥标准对服务型制造的引领规范作用,持续完善标准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见附件1)。现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如有意见或建议,请填写《征求意见反馈信息表》(见附件2)发送至 KJBZ@miit.gov.cn (邮件主题注明: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反馈)。
 
  服务型制造作为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的新型制造模式和产业形态,是推动我国产业融合化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向,是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近年来,我国服务型制造加速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但标准化工作相对滞后,亟需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加以规范引导,夯实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技术基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战略部署,依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五部委《关于进一步促进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政法〔2020〕101号)的要求,统筹推进服务型制造标准化工作,支撑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
 
  建设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能够支撑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的标准体系,累计制修订20项以上服务型制造标准,基本覆盖基础通用、核心要素、业务类型及融合业态应用相关标准,逐步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立健全服务型制造标准公共服务能力,满足服务型制造健康规范发展需要,促进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新业态加快发展。
 
  建设内容:
 
  (一)基础通用。基础通用标准用于统一服务型制造相关概念,规范服务型制造通用性技术和要求,包括术语定义、管理、统计评价等三个部分。
 
  (二)核心要素。核心要素标准用于规范发展服务型制造的关键要素,以实现产品服务组合的高效供给,包括产品服务组合、资源池、组织与流程、人才等4个部分。
 
  (三)业务类型。业务类型标准用于规范、指导产业实践中的服务型制造创新模式,包括工业设计服务、定制化服务、供应链管理、共享制造、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总集成总承包、节能环保服务、生产性金融服务和其他创新模式等。
 
  (四)融合业态应用。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是指生产组织为满足特定市场价值需求,打破传统产业划分壁垒重塑产业关系,跨界整合相关生产要素,生产同类产品服务组合的新型融合产业形态。这类新业态仍在探索形成过程中,但已成为业态创新的必然趋势,需要在标准体系中予以考虑、加以规范、引导。
 
  融合业态应用标准用于规范引导服务型制造新业态的体系架构、术语定义及各类应用场景中的产品服务组合内容等。包括面向生活的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和面向生产的服务型制造新业态等2个部分。
 
  组织实施:
 
  加强统筹协调。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加快推进标准组织建设。鼓励支持相关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等参与标准组织建设和编制、应用,充分发挥各方合力,强化跨行业、跨领域之间的标准化工作协同,建立统一的协调机制,推进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与实施。
 
  加快标准研制。按照服务型制造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确定的重点方向,加快制定市场亟需标准。推进优化政府颁布标准与市场自主制定标准的二元结构,支持引导先行地区、社会团体、领军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制定与应用,鼓励团体标准、企业标准等先行先试。紧密结合服务型制造发展需求和产业实际,适时修订服务型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实现动态更新和迭代优化。
 
  强化宣贯实施。加强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标准组织等开展重点标准的宣传和培训,引导企业主动对标达标,推动标准落地实施。支持相关单位组织开展服务型制造标准的宣标贯标工作,遴选出一批贯标试点优秀企业,通过实践案例促进标准推广实施。
 
  推动国际合作。加大对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研究力度,促进标准化技术人员往来及技术交流合作,鼓励相关单位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的交流合作,以及相关国际标准和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提高中国在服务型制造和产业融合化发展方面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

全部评论

上一篇:2023年能源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下达 涉及多项仪器仪表相关标准

下一篇:《棉纤维常用杀虫剂农药残留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征求意见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