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印发

2023/6/28 14:52:40    26003
来源:仪表网
摘要: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初见成效,绿色低碳的科技型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培育壮大1000家左右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5—8个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的绿色技术产业集群。
  【仪表网 行业政策】近日,山东省科学技术厅、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单位发布了《山东省科技支撑碳达峰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
 
  《工作方案》提出主要目标:到2025年,全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突破一批绿色低碳发展中“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一批短中期见效、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绿色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初见成效,绿色低碳的科技型创新创业蓬勃发展,培育壮大1000家左右绿色低碳领域高新技术企业,打造5—8个产业规模大、创新能力强、产业链条完整的绿色技术产业集群;专业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引进3—5个国家级“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和团队,重点培养8—10个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人才团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保障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到2030年,全省绿色技术创新体系不断完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形成一批支撑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的科技成果,大幅提升绿色低碳领域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做好技术研发储备。
 
  《工作方案》提出10项重点任务,包括:
 
  (一)实施基础前沿创新行动
 
  1. 加快碳中和前沿技术突破。面向我省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需求,聚焦新型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领域,围绕超高效光伏、新型核能发电、电力多元转换、人工光合作用、新型绿色氢能、直接空气捕集、生物能源与碳捕获和储存、太阳辐射管理等前沿技术开展深入攻关,加速与先进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培育新的增长动能。
 
  (二)实施核心技术创新行动
 
  2. 加强新型能源科技创新支撑。重点突破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氢能制取、储运及利用、核能综合利用、新型电网“源-网-荷-储”智慧协调等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全省太阳能、风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领域科技研发投入持续增强,加快成果转化推广。加强资源高效利用,规模化、集约化推进鲁北盐碱滩涂地风光储输一体化基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光伏+”基地建设。突破海上风电大规模利用技术瓶颈,创新推动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建设,探索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研发核能供热、海水淡化等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探索推动核能小堆供热技术研究。积极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研发,大幅提高新能源电力消纳技术创新能力。突破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先进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关键技术。
 
  3. 推进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围绕山东省钢铁、地炼、电解铝、焦化、轮胎、化肥、氯碱、水泥等“两高”行业,加快突破减污降碳关键技术,基于5G、数字孪生等,实现现有系统智慧化技术升级。研究重点行业低/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关键技术与装备,通过发展燃料替代、原料替代、短流程工艺等关键技术,实现工业过程源头-过程-末端全流程绿色低碳转型。
 
  4. 加快关键领域低碳零碳攻关。面向建筑、交通、农业、循环经济等关键领域,开展绿色低碳科技攻关。推动绿色建筑、绿色建造、智能建造、新型建筑工业化等技术创新,加快研发建筑节能减碳、绿色建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光储直柔和建筑电气化等关键技术。开展新能源汽车电池技术和充电基础设施关键技术研究,推动交通运输系统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积极开展绿色智慧高速公路及绿色智慧港口建设技术研发。加快农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肥料、农药、饲料、种子等农资创制、绿色低碳种植养殖与污染阻控技术、畜禽粪污低碳循环利用技术等方面的科研攻关。加快推动赤泥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医疗废弃物处理处置、生活垃圾与建筑垃圾的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白色污染有效处置等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
 
  5. 开展负碳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超前部署负排放和绿碳、蓝碳增汇技术,加快发展CCUS关键技术研发,促进化工行业开展CCUS示范,探索钢铁、水泥等行业CCUS技术路径,开展油田、天然气田低成本碳封存技术研发,拓展二氧化碳在工业、农业、民用等领域应用场景。发展基于林地、草地、农田、湿地等的生态碳汇提升技术,开展以海草床、盐沼等为代表的海洋蓝碳技术研究。
 
  (三)实施创新平台引领行动
 
  6. 推动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实验室等平台建设,按照“汇人才、汇成果、汇平台”要求,集聚新能源、低碳零碳技术、负碳及碳汇等绿色低碳领域的高端人才、领军企业,着力攻克转化绿色低碳技术产业前沿和共性关键技术,优化提升清洁能源、清洁生产、节能环保等领域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创新创业共同体和重点实验室水平,打造绿色低碳技术产业集群和技术创新高地。
 
  7. 加快创建山东绿色技术融资合作中心(原绿色技术银行)。面向市场提供“科技成果转化+金融资本”的综合服务,建设区域绿色技术交易市场。围绕用好“绿色贷款”,搭建“绿色技术”国际平台要求,集聚国内外绿色创新要素资源,以金融杠杆撬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实现绿色技术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发展。高水平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打造绿色技术信息集聚、评估评价体系完善、绿色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市场化运营的多元融合开放平台。
 
  (四)实施低碳人才引育行动
 
  8. 积极引进绿色低碳创新人才。面向绿色低碳领域,创新引进方式,多渠道多模式引进国内外人才团队。加大对海内外绿色低碳创新人才来鲁创业引进力度,引进3—5个国家级“高精尖缺”创新型人才团队。优化提升外专双百计划,启动实施海外工程师支持计划,到2025年,从国外重点引进15个绿色低碳领域的顶尖外国专家团队。
 
  9. 加快培育本土低碳科技人才团队。依托泰山、齐鲁等各类人才工程,加大省内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人才培育力度,加快推进本土人才向国家人才计划迈进,重点培养5—10个重大核心关键技术人才团队。持续深化科技型企业家培训,增强企业家转型升级的意识能力,造就具有国际视野、精于现代化管理的绿色低碳科技型企业家队伍。鼓励企业多形式多渠道对贡献突出的人才给予激励,促进企业与高层次人才开展合作。
 
  (五)实施创新企业培育行动
 
  10. 壮大绿色低碳科技创新企业队伍。针对绿色低碳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支持中小型企业牵头实施技术创新项目,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落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中小企业广泛合作,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遴选一批绿色低碳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推动龙头骨干企业引领产业发展。
 
  (六)实施创新示范推广行动
 
  11. 实施低碳零碳技术重大创新工程。针对碳排放重点领域,分批部署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促进龙头企业与省内研究机构合作,推动核心关键技术创新突破与应用示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重大需求,组织实施“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科技示范工程,推动重大集成性创新,带动区域和行业创新能力水平的整体跃升。
 
  12. 开展氢能生产利用示范推广。加快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开展工业副产氢纯化、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储运等氢能生产和利用技术工程化示范,重点突破燃料电池核心技术及加氢站基础设施瓶颈,探索氢能在多种场景下的高效、安全利用新模式,促进完善制氢、储(运)氢、输氢、加氢、用氢全产业链氢能技术体系。
 
  13. 推进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发布绿色低碳技术成果目录,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全链条转移转化机制,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立绿色低碳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加强先进技术集成与示范应用,依托省级及以上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加快国内外先进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
 
  14. 推动耦合集成优化发展示范。聚焦能源体系低碳零碳转型升级、工业产品绿色低碳发展、各重点消费部门近零排放等关键技术,促进不同技术单元集成耦合,挖掘减排潜力,科技助推温室气体与污染物减排,促进经济社会各部分全链条低碳/脱碳绿色转型。开展大数据、云计算、数据爬虫、区块链、数字孪生等信息技术在碳排放源锁定、碳排放数据分析、碳排放监管、碳排放预测预警等场景应用研究,提高数字化减碳能力。
 
  (七)实施区域创新建设行动
 
  15. 高水平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围绕“创新引领乡村可持续发展”主题,加快枣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通过创新驱动发展、系统创新实践,破解制约枣庄市可持续发展瓶颈问题,探索以乡村振兴为主阵地,以创新为引领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全面提升我省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加强城乡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推进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的深度融合,打造转型发展示范区、城乡融合先行区、美丽乡村样板区,为世界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枣庄经验。
 
  16. 打造“氢动走廊”区域示范样板。围绕培育壮大“鲁氢经济带”、打造山东半岛“氢动走廊”,依托潍柴燃料电池技术创新中心,协同山东东岳集团、山东能源研究院、山东大学等,加快氢能前沿技术研究,集中攻关大规模氢能制取、存储、运输、应用一体化技术,打造全国首个万台套氢能综合供能装置示范基地。创新支撑济南“中国氢谷”、青岛“东方氢岛”建设,实现“单电池-电堆-发动机-整车”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探索氢能多场景高效、安全利用模式,打造“氢能社会”山东示范样板。
 
  17. 建设核能开发科技创新高地。围绕核电项目建设,开展核级材料与核心装备、核电运营和数据管理、核能综合利用、核安全与辐射防护、环境保护与三废处理、核技术应用与产品研发、小型堆及海上清洁能源综合供给七大领域科技创新攻关。推进核电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化和产业化转化示范,打造立足山东、辐射全国、走向世界的核电产业技术创新高地。
 
  18. 共建黄河流域科技创新合作发展平台。聚焦绿色农业、制造业、能源等产业,深化与沿黄省区合作,推动构建资源优势互补、产业配套衔接的科技创新链,打造黄河中下游协同创新共同体。联合开展黄河流域重大科技攻关,充分发挥我省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的龙头作用,推动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与转化,推进技术转移服务一体发展。
 
  (八)实施创新战略研究行动
 
  19. 研究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路径。围绕山东省碳达峰碳中和总体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顶层设计与战略研究,编制山东省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在省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项目中增加绿色低碳研究选题,为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智力支撑。
 
  20. 建立完善低碳循环制度体系。系统梳理我省绿色低碳技术,支持全省温室气体统计、核算、监测和报告制度体系研究,鼓励对重点企业碳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政策路径研究。推动对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评估、潜力研究。支持构建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法规标准体系,鼓励龙头企业、研发机构积极参与相关国家标准制定,建立地方温室气体排放标准。
 
  (九)实施低碳开放合作行动
 
  21. 推进国内国外创新资源整合。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大局,鼓励支持省内创新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外创新资源,深度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在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等绿色低碳领域技术创新方面的联合攻关和技术交流,有效解决我省绿色低碳领域技术难题。发挥我省能源资源富集及产业基础优势,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双一流”高校、知名科研院所等为重点,推动重大技术成果在山东落地,吸引优秀科研成果在山东转移转化。
 
  (十)实施全民绿色低碳行动
 
  22. 开展全民碳中和科学普及行动。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重点领域纳入全省科普规划,构建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的常态化科普体系,提升科普基地建设水平。积极拓展宣传渠道,创新科普产品形式,提高公众对碳达峰碳中和的认识,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提升领导干部科技素养,提高碳中和领域科学管理和决策水平。
 
  在保障措施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了四项保障措施,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引导;强化监测评估;营造创新氛围等。

全部评论

上一篇:《山东省碳金融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印发

下一篇:浙江印发5G全连接工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相关新闻
热门视频
相关产品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