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
- 2022/12/15 11:01:04 28716
- 来源:仪表网
【仪表网 仪表标准】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等有关规定,规范做好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江苏省生态环境厅组织起草了江苏省《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现向有关单位征求意见。
电能作为清洁能源,是落实“双碳”政策的重要方式,而变电站是将电传输到用户的最终手段。“十四五”期间,国家将加大电网基建投资,实现投资约3万亿元,增长达6.7%。当前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受群众对工频电磁的担忧使得阻碍工程建设的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城区内新建变电站。
变电站数量多、类型多样、周围环境复杂、监测任务繁重,同时《输变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技术要求》(HJ 1113)鼓励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变电站开展电磁环境在线监测,而国内暂无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标准,使得监测缺乏规范性。推进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进程一方面可以有效化解群众担忧、加快变电站工程落地,确保科学决策,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压实工作责任,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预防群体事件,超前化解多种矛盾纠纷,将重心下移、关口前移,以实际行动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部署。同时,在标准编制过程中,体现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也符合江苏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因此,制定科学的电磁环境在线监测技术规范,对实现我国变电站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的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参考GB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 8702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T 12720 工频电场测量;HJ/T 10.2 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导则 电磁辐射监测仪器和方法;HJ 24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HJ 212 污染源在线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等规程内容编制。
本文件规定了变电站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在线监测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变电站(或开关站、串补站等)工程的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输电线路、换流站工程和其他输变电设施周边或场所的工频电磁环境在线监测可参照执行。
测试原理:
悬浮体型电场探头常用于测量地面以上空间的工频电场,测量时需通过绝缘支架将工频探头架设在空间中。悬浮体型电场探头包含两部分:电场传感器和检测电路。电场传感器通常为两片孤立电极,电极感应空间工频电场产生感应电流。检测电路测量电极上的稳定状态感应电流来确定电场强度。
工频磁场探头包含两部分,磁场传感器和检测电路。磁场传感器通常采用磁场线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磁场线圈感应空间工频磁场的输出电压正比于磁感应强度,检测电路通过测量线圈的输出电压来确定工频磁感应强度。
采样频次:
监测数据为方均根值,由监测设备自动连续采集。数据采集取样率不低于2次/秒。
传输内容:
采集及传输数据应包括监测时间、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温度、湿度监测数值及警告状态等。
设备要求:
布点原则:
1.监测点位应能客观反映变电站周边的工频电磁环境,优先选择高压侧布点。可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和敏感点需要,在不同位置适当增加监测点位。
2.监测点尽量选择在地势平坦、远离树木的空地上。综合考虑最终电气布置形式进行选点架设。
3.工频电磁场监测探头应架设在地面(或立足平面)上方1.5m高度处,或根据监测需求或目的选择高度。
4.监测点应距离进出线边导线(含电缆)地面投影不少于20m,与周边的建(构)筑物、其他固定物体的距离不小于1m。
5.不同电压等级和电气布置形式的监测点位选取基本原则见下表。
安装要求:
监测设备宜安装在坚硬、平坦的地面上,设备与地面应采取可靠的连接方式并具备一定的抗风性能,保证设备在使用期间牢固、稳定。
安全保障:
作业现场的生产条件和安全设施等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人员的劳动防护用品应合格、齐备。作业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或断路器(开关)跳闸时,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应立即停止工作,保持现状。
常规检查:
检查外观,观察设备是否存在松动、破碎现象;查看探头是否存在污渍或遮挡,及时清洁;确认供电方式是否稳定。检查频率不少于每月一次。
预警:
当监测数据达到标准限值的80%时,系统应自动报警,并对该数据进行标注。当监测数值回落到标准限值的60%时,系统自动解除报警;当监测数据长时间超过标准限值的80%时,运行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解除报警。应安排人员到现场对系统报警情况进行核实,调查引起监测数据异常的原因。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