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项目交流会将于厦门盛大开幕
——探索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创新,共促可持续发展未来
- 发布时间:2024-11-15
- 浏览次数:3162
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的大背景下,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2024年12月13日至16日,在福建厦门将举办“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项目交流会”。此次盛会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厦门大学承办,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工程一处的大力支持。
当前,全球能源结构正经历深刻变革,可再生能源的比重不断增加,能源效率的提升和能源消费的优化成为各国能源政策的重点。在此背景下,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创新技术将成为满足能源需求、保障能源安全、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正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优化升级。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的数据,中国在“十四五”期间将加大力度发展清洁能源,预计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这一政策导向为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
为了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2024年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学术会议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项目交流会应运而生,旨在打造一个集学术研讨、技术交流、产业合作于一体的交流平台。
会议得到了厦门大学能源学院、航空航天学院、物理学院、萨本栋微米纳米科学技术研究院、嘉庚创新实验室(福建能源材料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能源、化学化工、材料、航空)、化学化工学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这些机构将在会议中展示其在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
本次会议不仅是一个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一个技术创新和产业合作的平台。会议将汇聚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精英及企业家,共同探讨和交流最新的科研成果、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这次会议,我们期望能够促进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展示和分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进展,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搭建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产业技术创新和市场应用,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产业升级,提升公众对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重要性的认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学术论文汇报分会场将深入探讨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多个关键议题,每个分会场都将聚焦于特定的研究方向,以促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讨论。
基础热力学
基础热力学分会场将探讨热力学的基本原理、定律及其在现代能源系统中的应用。会议将邀请该领域的专家学者分享他们在热力学理论、热力学模型和热力学分析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议题包括:
1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最新解释和应用
2热力学在新能源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3热力学理论在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进展
热力系统循环
热力系统循环分会场将集中讨论各种热力循环的效率、性能和优化。会议将涵盖从传统热力循环到新型循环技术的研究,包括但不限于蒸汽轮机循环、燃气轮机循环和制冷循环。
议题包括:
1热力循环的效率提升技术
2新型热力循环系统的设计和分析
3热力循环在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热泵与制冷空调技术
热泵与制冷空调技术分会场将讨论热泵和制冷空调系统的创新技术、能效提升和环境影响。会议将探讨这些系统在建筑节能和工业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议题包括:
1热泵技术的能效优化和应用
2制冷空调系统的创新设计
3环境友好型制冷剂的开发和应用
材料热物性
材料热物性分会场将聚焦于材料的热物理性质,如热导率、比热容和热膨胀系数等,以及这些性质如何影响材料在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议题包括:
1新型能源材料的热物性研究
2材料热物性对能源效率的影响
3热物性测试技术的最新进展
可再生能源、脱碳、储能
可再生能源、脱碳、储能分会场将探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以及脱碳技术和储能技术在实现能源转型中的作用。本次会议特别关注储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电化学储能、热储能和机械储能(如压缩空气储能)等。
议题包括:
1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最新进展
2脱碳策略和实践
3储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分会场将讨论热力系统的稳定性、控制策略和故障诊断技术。会议将关注如何通过先进的控制和诊断技术提高热力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
议题包括:
1热力系统的动态建模和仿真
2热力系统的先进控制技术
3热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健康管理
创新论坛
创新论坛将提供一个跨学科的平台,聚焦工业应用和学科交叉,邀请来自院校、科研机构和工业企业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创新技术和应用。论坛将围绕储能技术(包括电化学储能、热储能、机械储能如压缩空气)等前沿话题展开深入讨论。
议题包括:
1跨学科合作在能源创新中的作用
2工业应用中的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3学科交叉在解决能源挑战中的应用
会议设置了四个基金汇报分会场,每个分会场都聚焦于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关键议题,以促进深入的学术交流和技术讨论。
循环、系统与优化调控
循环、系统与优化调控分会场将深入探讨热力系统的循环特性、系统优化和性能调控。此分会场将分为两个子议题,以确保全面覆盖该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进展。
1 循环与系统
探讨热力循环的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包括循环效率的提升和新型循环系统的开发。
分析热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以及如何通过系统集成提高整体能源效率。
2 性能调控与优化
讨论热力系统性能调控的策略和技术,包括先进的控制算法和优化方法。
分享性能优化的实际案例,探讨如何实现热力系统的最优化运行。
热泵、制冷与工质热物性
热泵、制冷与工质热物性分会场将分析热泵与制冷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工质的热物性与热质传递。
1 热泵与制冷
探讨热泵和制冷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高效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
分析热泵和制冷系统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和优化策略。
2 工质热物性与热质传递
讨论工质的热物性对热泵和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工质选择和混合提高系统效率。
分享热质传递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增强技术。
生物质热解气化
生物质热解气化分会场将探讨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为两个子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1 生物质热解气化
探讨生物质热解气化的基本过程和机理,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气化效率。
分析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在能源生产和环境管理中的应用潜力。
2 生物质热解气化
讨论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面临的挑战和解决方案,包括反应器设计和系统集成。
分享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工业应用案例。
太阳能、风能、氢能、储能与清洁燃料
太阳能、风能、氢能、储能与清洁燃料分会场将聚焦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包括氢能、太阳能、风能以及储能技术。
1 氢能与储能
探讨氢能作为清洁能源的潜力和挑战,包括氢的生产、储存和应用。
分析储能技术的最新进展,包括电池技术、热储能和机械储能系统。
2 太阳能、风能与清洁燃料
讨论太阳能和风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高效转换和能源管理。
分享清洁燃料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燃料和合成燃料的开发。
作为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的会议,本次会议将确保内容的权威性和专业性,为与会者提供一个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同时,预计将有1500名左右的专家学者和行业精英参会,这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一个与顶尖人才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学术界和产业界之间的深度融合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此外,会议还提供了多元化的展示机会,包括特色展台、企业技术专题报告、自主对话、会议手册广告、欢迎晚宴赞助、奖项赞助、会议用品赞助等,帮助企业全方位展现自身的技术创新优势和核心价值。企业可以与科研团队进行深入交流,共同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应用,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多方共赢。
随着会议的临近,我们期待与您在厦门相聚,共同见证和参与这场工程热力学与能源利用领域的学术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