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外参展别忽略细节小事
- 发布时间:2009-08-12
- 浏览次数:2055
近几年,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国内外会展、电子商务等途径自主拓展国际业务。据报道,武汉市企业争相走出推销产品。今年前十个月该市就有39个团组共计226人分赴21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经贸考察和参展参会。 入世前,武汉市企业一般只通过专业外贸公司出口。入世后,关税下调,外国市场向中国开放,企业走出推销产品渐成气候。武汉某电子公司从去年开始做外销,今年出口额可达300万美元。今年3月,该公司尝试出国推销,赴埃及参加36届开罗博览会,花费5万多元参展,促成了一个2000多万元的项目。近日,该公司外销人员又赴泰国参展,一批有意向的项目正在洽谈中。该公司在2004年将继续采取出国推销的思路,计划出国参加4个展会。 武汉市外经贸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入世后,武汉市企业抓住外国市场对我国进一步开放的机遇,“走出去”的意识不断增强,开拓国际市场的态势很好。 两年前国家出台了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的有关政策,企业的出国参展、考察能获得政府补贴,出国拓展市场的民营企业数量大幅增加。 但是由于企业“走出去”起步较晚,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不灵,人才缺乏,对国家有关政策利用不够。准备“走出去”的企业,务必注意以下问题:一是要充分了解国外市场的需求状况,做到适销对路,不要盲目出口;二是了解当地的进口政策、市场环境、结汇方式等,控制风险、谨防诈骗;三是要随时把握国际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对可能影响产品价格的因素保持警惕。 与此同时,不少具有外贸丰富经验的公司提醒大家,无论是赴外参展,还是在国内与外商做生意,一些小事情也不能掉以轻心。 度量单位不对,拿不到“洋订单”。 “我们有些供应商,认证书不断增加,但获得跨国企业的订单却不见增多。”美国通用电气风能公司中国区代表唐炯指出,国内制造企业难得进入跨国采购视野,关键是自己的认证书不对外商的路子。 他讲述了这样一件事:通用每年要在中国采购一些电缆,当把有关技术参数交给国内的供应商,有些企业根本看不懂。比如,在度量单位上,我们要求的是英制单位,而国内多数企业都是公制单位。尽管这类企业有ISO管理体系认证,却没有外商认可的产品质量检测认证,所以拿不到跨国采购的入场券。 |